第二十八章 垦殖场~博弈

而且汇钱容易,可以写挂号信,一百美元也就薄薄的一张。可他们要把人民币弄过来就麻烦了,现在最大面值的人民币就十元,挂号信有重量要求的。

直接汇款的话,得找邮政局,但钱汇的多容易被盘问,又是一个大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后电话联系好了,周灵莹这边的人带着钱去昌城交换。

这样一来需要不少来回跑的成本,还有就是路费。但面对利润,来回跑一趟又不算什么。

“是呀,大哥你就收着吧。”周东明劝说道。

周东明是知道自己大儿子这边的情况,周凡益的老丈人那边也是帮人牵线。人家也不贪自己女婿这边的钱,也是给的五块的价格。

现在要是周和旺要是一分不挣,其他人要是给四块钱的比例,到时候反而会让人难看。

周和旺也明白这个道理,想了想也只好把钱拿了。而他这一下就挣两千,还真让不少人眼红。

周兴才和他媳妇谢秀云就是如此,一下就挣两千块。而且他们还知道自己哥哥周凡益的老丈人那边也要外汇,意味着周凡益那边也有处理外汇的渠道。

周兴才和他媳妇现在眼红也没有用,他们夫妻俩都是普通工人,拿了外汇还要找需要的人,这有挣钱的路子也只能干瞪眼。

这外汇拿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也就五块钱左右。而哪些倒腾外汇的,在南京这边一美刀能出四块钱就算不错了。得去沪城那边,那边只要放出风声说手里有外钞,就会有人主动找上门。

所有没有出货的路子,周兴才想靠外汇挣钱,在南京这边一时半会肯定不行。

晚上在饭店这顿饭算是吃的热闹,周和旺这边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会调岗位了。

甚至因为一些原因,都能大概知道会调换到什么单位里去。现在是在文化局上班,当一个权力不多的副局长。

文化局在这年头属于清水衙门,要到处化缘。但还有一个兄弟单位,那就是教育局。如果文化局是清水衙门,那教育局在这个年代就是贫困户。

不管是什么年纪的学生,就那么点学杂费根本支持不了教育体系。这些年都是依靠地方财政支撑,要知道高中和大学,学生都是有补助领的。甚至家庭贫困的还免学杂费,学校根本没地方去挣钱。

在这个时代,教育局和学校都是服务性质的,什么费用都是指望上面拨款。大城市里还好一点,因为有好的大学,教育局可以代表某些学校去跟海外学校谈交流生名额。

不过就算教育局现在再如何穷,周和旺调过去起码职位和级别提升了。最多福利差点,但工资是会上涨的。

吃过晚饭回家后,周灵莹是被她的哥嫂拉在房间说法,江成带小孩在外面玩。

江成在饭店吃饭的时候就说过了,以后会每个月弄一些外钞让周灵莹处理。到时候谁买多少,能买到多少,那就看周灵莹偏向谁了。

处理完了外钞的事情,就是去处理周灵莹户籍的事情了。要迁出户籍去外地,得开一些证明。类似于介绍信的形式差不多,填个表格说明原因。

这结婚了丈夫在外地要迁过去的,属于最合适的理由之一了。

也就是费了一天的时间,迁户口的证明就办理好了。这户籍一办理好,江成就带着周灵莹和孩子回昌城了。

~~~

香江,九龙区,富人区别墅。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妈咪,爹地什么时候来找我们。”

“菲菲,你想爹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