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医术不是用来显摆的

众人继续在校园内参观,墨浩博充当起导游,为大家介绍着学校的各个建筑和历史。

今天是礼拜天,学生们基本上都没什么课,一路走来,学校的树荫处,或者阴凉处,都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同学聚集。

“唉,说真的,你们听说了吗?明天就是第六届岭南中医交流会,好多国医大师都会来。” 不远处的石凳上,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声音隐隐飘进陈阳等人耳中。

“肯定知道啊!听说还有不少年轻的杏林高手也会来,说不定咱们学校的墨浩博学长也能崭露头角呢!”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接话道。

“得了吧!” 另一个女生撇了撇嘴,“墨浩博学长除了家世好,医术能有多厉害?平常在学校就没见他对医学有多上心,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

“就是就是!” 旁边的同学纷纷附和:“也就出身好,有个好爷爷,自己还不努力,咱们这些人辛辛苦苦学医,毕业之后还不知道什么样呢,人家却压根不在乎。”

墨浩博:“......”

刚才遇到两个女同学打招呼的时候,墨浩博还自嘲呢,没想到这次是真的遇到有人在背后讨论他。

虽然墨浩博不喜欢学医,可是当着陈阳等人的面,被人这么议论,还是有些脸黑。

有些话,自己可以说,那属于自黑式的反击,就类似于某节目......

可要是别人说,那就不一样了,墨浩博好歹还是要脸的。

这时,一位戴眼镜的男生似乎察觉到有人在关注他们,抬头看了一眼,瞬间愣住:“咦?那不是墨浩博学长吗?”

其他同学也纷纷转过头来,看到墨浩博后,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场面一度有些僵持。

背后议论人的事情其实很常见,但是被当事人撞在当面,那可是相当尴尬的。

而且墨浩博还不是一般人,这些同学也就敢在背后偷偷议论,在墨浩博面前,很多人都是带着讨好的。

谁特么吃饱了撑的,去得罪墨新知的孙子?

特别是学中医的,这要是得罪了墨新知的孙子,在岭南杏林界确实不怎么好混。

“墨学长。”

几个人有男有女,总共五个人,他们也不是很清楚墨浩博刚才究竟是不是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不过心中还是有点虚。

“墨学长,我们正在讨论病案,您要不帮我们分析分析?”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带着试探的口吻,主要是想要知道墨浩博听没听到他们谈话。

这要是换了平时,墨浩博肯定不予理会,不过今天带着陈阳几个人,墨浩博还是看了陈阳一眼,见到陈阳没吭声,墨浩博才道:“说来听听。”

几个人之前还真在讨论病案,说的还是几个人认识的一位朋友,准确的说是几个人中认识的一位研究生学长。。

今年26岁,主要症状是反复低热,体温37.5-38℃,伴胸闷2个月。往往午后加重,汗出后热不退,胸闷如窒,伴有轻微咳嗽无痰,食欲减退,食后腹胀,小便短黄,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苔黄白相间而腻,脉象濡数

几个人也都是学中医的,描述病案的时候倒是很专业,没有拖泥带水。

“你们怎么看?”墨浩博问。

"这个病例明显是少阳证,应该用小柴胡汤加减!"刚才的眼镜男说道。

"不对,患者舌苔白腻,脉象滑数,分明是痰湿阻滞,应该用温胆汤!"另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反驳道。

很显然,几个人刚才都讨论了一阵了,这会儿也只是说着自己的想法,然后问墨浩博:“墨学长怎么看?”

"这个病例很有意思。"

墨浩博淡淡得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可能忽略了关键点。"

"什么关键点?"马尾辫女生不服气地问。

墨浩博道:"患者发病在梅雨季节,且居住在一楼潮湿环境。再看这个症状描述——午后发热,汗出不解,这不是典型的湿温病吗?"

几个人口中的学长家境并不好,不过为了读研,怕在学校宿舍受打扰,在外面租了一间便宜的房子。

"三仁汤证!"刚才还有点不服气的眼镜男生突然恍然大悟。

墨浩博继续道:"还要考虑湿邪郁久化热的情况,可以加黄芩、栀子。"

说着墨浩博继续补充:"如果伴有轻微恶寒,说明表邪未尽,还可以加少许藿香、佩兰。"

一群人面面相觑,都有点惊讶的看着墨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