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公共建设

靠这出售租赁不动产的收入,给顾汐带来丰厚的回报,粗略算了下,刨除人工成本和前期投资,顾汐目前就已经挣回了,四十七八万两银子。还有小部分没卖出去的,和租赁出去的呢!后期租金也能细水长流。

小小的青峰镇嘛!投资那么大成本,一次性挣回这么多银子,她已经很知足了。肯定不能拿青峰镇跟京城、或青州那般繁华大都城比。

到目前为止在很多人眼中,青峰镇发展建设的很不错。但是顾汐多来转悠几次后,就发现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再完善改进下。

最后面的一条街,是以居家住宅为主的,最不着急的就还没有动工。相邻的一条街是,四面镂空带顶棚的菜场,里面有很多小摊位置,外面都是小型店铺,可以开食肆小吃。

这里的人流是最多的,年前卖货时,有些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这里街头位置,必须要修建个共用水井。街尾的地方要修建,公共的大茅房,还有收集垃圾的地方。

菜场没有这些功能,一天两天还能凑合,但是时间长了呢?根本没有办法维持环境卫生。

其余三条街属于大号商铺,酒楼设计,茶楼设计,客栈设计,甚至是当铺钱庄设计。青峰镇的重要商圈商业,未来这里必将是繁华的中心,会吸引很多人来到商圈活动。

于是顾汐认认真真的,亲自走遍青峰镇每条街道,包括周边的地理位置。然后去到县衙一趟,与县丞几人商讨,将无主的空地利用起来。

不论是新街还是老街,每相隔两条主街的街尾,都修建一个公共茅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还有青峰镇上的路标设计,公共的户外园景设计,多多的栽种绿植花卉水景,路边提供老人的休息座椅,还有孩子们玩乐的空间。各种多样化的便民、利民生活设施。

顾汐还重点指出问题,如果遇到连连降大雨,整个青峰镇目前的状况,能否快速排出积水,抵抗雨水淹没。

其中一位老衙役,开口插话到:“乡君,这几年的青峰镇,也没有下过多少大暴雨。”

“以前没有下过,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有些事情我们做了,可能不会当下受益,但是子孙后代会受益呀!”

县丞很认真的思考乡君的提议:“青峰镇是没有被淹过,但是下面有些低洼的村子,雨水稍微多下几天就会被淹。”

主簿摇头示意老衙役,别再胡乱说话。

顾汐看到说:“没关系的,大家都可以探讨交流。我们有没有考虑过,面对各种灾难的应季准备呢?县衙有没有准备粮?除了做预防隐患的准备,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多修建水利,挖掘水库池塘呢?

雨水多时可以存储,遇到旱灾时,百姓农耕也能有水可用。就像去年经历过的干旱,有多少百姓因为地里没有收成,抬头看天吃饭听天由命的。

如果提前修建水利,不至于无水可用。我也清楚很多事情说起来简单,实践做起来就是大工程,但是我们不尝试去做,又怎么会知道做不到呢?又怎么会知道没有好结果呢?

不是有句老话,叫做人定胜天嘛!当官如果不能为百姓办实事,那还不如回家种地呢?”

震耳欲聋的发问,让县衙里的人警醒反思。顾汐的居安思危做事理念,日后带领着青峰镇县衙完成了,一件件利民,一项项的长远工程。

很多年以后再去回顾,那些提前预备的物资,关键时刻救了很多人性命,辛苦完成的水利工程,大大改善了农耕,百姓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