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又抬头看向老者。“老丈,这鱼是按重量算钱还是按条数算钱?我们就要这四种,每种先要4条,可以帮我们收拾出来吗?”
老者一听他要的多,便呵呵笑道,“我们哪里有称,都是按条数算钱的,大的一条五文钱,小的一条三文钱。
这都已经按大的小的分出来了。你看的这些是小的,那边桶里边的是大的。”
若罂这才又瞧了一眼面前桶里的,一条都要两斤左右,她又看一下那边大的,一般都在四五斤左右。
若罂又说道,“那就再加两条大的鲤鱼吧,一并收拾出来。”
玉竹闻言便立刻走了过去,寻老者付了银钱。老者接了了钱,便笑呵呵的招呼着村民去收拾鱼。
若罂则张罗着叫厉骏和赵雷去将马车上带着的锅端下来。
唐朝是没有铁锅的,家家用的都是陶罐。便是做鱼也只是炖。若罂直接带了几口铁锅来,这叫村民们惊奇不已。
好在因为他们没见过,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只觉得这炊具十分特别。可一想到厉骏和赵雷的官身,便也不敢多看。
若罂收拾出来之后,只将四种鱼各拿了一条,先炖了一锅,又加了几个笼屉,用盘子将额外4条码好,切上葱姜蒜,撒上调味料,放在笼屉里去蒸。
等一大锅都已经架好了,若罂又取了两条大鲤鱼来,改了花刀,穿上了铁叉,又点了一堆火,将鱼架在火上慢慢的炙烤着。
时不时的还要在鱼上面撒上些干料。并并连续的在上面刷油,很快便有了香味儿冒出来了。
厉骏看了一会儿,便将两条鲤鱼接过来,慢慢烤着。
赵雷就像一只馋猫似的,不停的围着两人,或者围着锅到处乱转。
不过半个时辰,无论是炖鱼、蒸鱼和烤鱼就都好了。
老者又叫村子里的人搬了桌子,寻了块树下阴凉的地方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