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票房奇迹(6k)

影片结束的掌声一如既往的响起。

坐在前排的嘉宾,小罗伯特唐尼已经站了起来,使劲的鼓着掌。

他作为一个曾经堕落的人,还是很能共情小丑的。

周围有些嘉宾可能不这么想,他们的身份使然,冥冥中会厌恶小丑这样的角色。

但这部电影毋庸置疑的精彩,于是他们同样起身鼓掌。

位于中间的影评人们,则仍在回味刚才的电影剧情。

作为阅片无数的人,他们对于《小丑》这部电影的感官与旁人不同。

他们惊叹的是莱昂纳多对于亚瑟的演绎,导演对于光影的处理,以及剧情多重解读的空间。

后排运气好抽到票的观众们,则单纯的为电影的质量而喝彩。

“剧中小丑的表现太完美了,让人可怜,但又觉得惊悚,这才是真正的小丑。”

“我没想到,莱昂纳多在陈手中,竟然能演绎出如此不一样的小丑。”

“是啊,这两个人简直是天生的合作伙伴。”

“Nice!”“让人震惊!”“我喜欢这部电影。”“……”

欢呼声此起彼伏。

陈麟风带着剧组的主创们上台。

在路过前排嘉宾的时候,这些电影人同行发出赞叹。

“陈,你拍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经典级别的佳作!”

“Leo,最好的小丑非你莫属!”

“……”

恭维声不绝于耳,陈麟风和莱昂纳多微笑着一一做出回应。

走到台上,陈麟风先是感谢在场诸位嘉宾和观众的到来以及观影。

随后,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主创们需要回答一些问题。

主持人:“非常精彩的影片,能问一下导演,您是怎么想到这个故事的呢,这应该不是漫画原著的故事吧?”

陈麟风:“是的,整部电影源于《蝙蝠侠·致命玩笑》这篇漫画故事。”

“这篇漫画中,小丑曾提到自己的过去,‘我已经记不清过去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一定得有过去,我希望能有多重选择’。”

“《小丑》这部电影,便是由此而想象出来的故事。”

主持人的问题都比较常规,有些干脆就是过去采访活动中,被问到过的问题。

陈麟风一一作答,其中一个回答中,他特别强调:

“小丑这个角色,并不是传统的正义主角,片中从亚瑟的角度出发,好像所有人都对不起他。

但实际上,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在他觉醒成为小丑之前,很多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坏,至少罪不至死。

小丑的行为并不值得被提倡,面对压迫,反抗值得赞许,但混乱的反抗,甚至变成罪恶本身,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不管是出于求生欲,还是不想真的引发头脑简单的人的效仿,这话他必须得说。

陈麟风最希望的,还是这话能传到国内去。

当初看个《古惑仔》都能有一大群人跟着学,他真不想因为《小丑》也造就一部分人争相效仿。

他的这种想法不是瞎担心,实在是对人种多样性有着充分的认知。

不过此时不用想太多,只需要接受鲜花和掌声即可。

电影首映礼结束,人群逐渐散去。

伊文·奥尔蒂斯回到家里,由于刚看完一场电影,心绪还带着刚才激情的余韵,在床上躺了半天,根本还是睡不着觉。

因而他干脆爬起来,打开电脑。

反正明天是周六,来个激动人心的熬夜吧。

第一天大规模放映,网上多了很多《小丑》的相关影评。

伊文准备自己也写一篇。

他是个媒体人,还是很有想法的。

“从陈以往的作品来看,新奇是他最大的特点,《小丑》也是一样。

他塑造了一个超出所有人想象的新小丑。

这个小丑与过去那个罪恶的形象不同。

他象征着最初的反抗,只是这种反抗以混乱为表现形式。

这超出了传统的思维,但非常令人惊叹。

电影中,亚瑟逐渐觉醒为小丑的过程,他的每一次舞蹈,地铁中的枪击事件,以及最终在脱口秀节目上的一枪爆头……

一切的一切,都太惊艳了。

好吧,由于刚看完电影,我情绪激动的有点像恐怖分子。

但我相信等你看完这部电影,也会有跟我一样的想法。

期待你的观看。”

一篇带点激动和混乱的观后感发在推特上,很快便有人评论。

伊文的粉丝还是挺多的。

“真的有这么精彩?”

马上有人做出回答,“是的,比想象中还要精彩,莱昂纳多的演技第一次让我觉得,奥斯卡非他莫属。”

“小丑原来是个老好人,这个主意太疯狂了,但更疯狂的是,我现在居然觉得,这个设定才应该是官方的正统设定。”

“刚刚看完电影,只能说楼主还是保守了,《小丑》会成为一部经典。”

“……”

首映刚结束不久,大媒体还没来得及发影评,如今更多的是看完的观众们在发。

伊文看了几篇,都是常规的吹捧,他欣赏了一会,很快便觉得没意思。

他想要看花式吹捧。

于是伊文搜索比较有名的在线影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搜了几个影评人的主页,有几个只做了粉丝通告,说最近两天就会有《小丑》的影评发出。

文件夹已创建是吧。

“真是太懒了。”伊文吐槽道,“那可是陈的电影,竟然不知道早点去看。”

好在还是有不少影评人比较积极。

伊文找了一篇点赞比较多的,是西蒙·艾布拉姆斯的影评。

“电影中有些一些比较简单的镜头语言,比如小丑每每要出现时,亚瑟都会换用左手,包括他持枪、写自杀笔记等,这点大部分观众应该都能看得出来……”

伊文点点头,他在观影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然而更值得在意的是,前面心理治疗室中,一直不变的时钟,其与最后精神病院房间中的时钟一致。

还有同样的消瘦的黑人女心理医生,相同的灯光排布,两个房间在布置格局上是如此的相似。

这让我不禁想到一部电影,《非常嫌疑犯》。”

伊文悚然一惊。

“所以是不是小丑在节目中杀了莫瑞,被抓到了精神病院,他对心理医生讲述过去的经历,但这些经历,很多都是现场临时编的……”

还能这样想?

伊文对影评人的脑洞惊叹不已,但想想好像又有点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