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小丑》(纯剧情)(6k)

三个醉汉将戏弄的对象转到亚瑟这里。

亚瑟想要拿出卡片解释自己的病症,但包已经被夺走,脑袋上小丑头套也被抢走。

随后他被干翻,三人连打带踹。

亚瑟几乎无力反抗,这和广告牌被抢那次,几乎如出一辙。

地铁的灯光闪烁,亚瑟一边大笑着,一边被打。

突然,他掏出枪,接连击倒两人。

最后一个逃出了车厢,被亚瑟追到楼梯边,也给打死。

都干净了。

杀人后,亚瑟逃到附近的洗手间。

关上门,亚瑟第二次跳起了舞,神情很是陶醉。

镜子中,小丑的妆容很是显眼,那似是小丑在起舞。

事后,亚瑟心态起了变化。

他找到苏菲,疯狂的吻了上去,苏菲半推半就。

这天晚上,亚瑟成长了。

小丑枪杀流氓事件,在报纸上传播开来。

亚瑟回到单位收拾东西,还能听到同事们讨论。

对于亚瑟被开除,同事们都不在意。

有人还嘲讽他,是不是想在医院表演吞枪自杀,只有侏儒同事关心了下他的现状。

离开公司的时候,亚瑟把墙上“别忘记微笑”的标语,改成了“别微笑”。

努力向上太痛苦,怎么能笑的出来。

地铁小丑枪杀事件逐渐闹大。

被杀的三个人,是韦恩集团员工。

托马斯韦恩在电视上为自己的员工说话,“虽然我和他们没有私交,但我知道,他们都是好人。”

不过底层人都站在小丑这边。

托马斯韦恩:“哥谭市已经堕落,我会参选市长,让哥谭再次伟大。”

记者:“目击证人说嫌犯带着小丑面具,你对此有何看法?”

托马斯韦恩:“我倒是觉得合情合理,只有懦夫才会躲在面具后面。

那就是个嫉妒别人比他更幸福的小丑,我们这些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看不起这样的废物。”

亚瑟抽着烟看着电视上韦恩的讲话,忍不住不屑的笑了一下。

逼仄的房间里,亚瑟又一次接受心理辅导。

心理医生告诉他,市政府削减开支。

这种带有福利性质的心理咨询室,以后不会再有了。

“人们压根不关心你这样的人,也不关心我这样的人。”心理医生说道。

唯一可以诉说苦难的地方消失,亚瑟平静的接受了,他似乎已经习惯这一切。

城市中越来越多人开始模仿小丑,杀人小丑的名声也愈加响亮。

有一个好消息是,亚瑟最近离梦想更近了些。

他接到邀请,在俱乐部尝试了一次脱口秀表演。

虽然中间曾控制不住大笑,但表演还算是顺利。

晚上,亚瑟没忍住好奇,打开了母亲给托马斯韦恩写的信。

信中,母亲提到了托马斯韦恩和她的地下情,并提及他们共同的儿子亚瑟。

亚瑟拒绝相信这样的事,他有些激动的质问母亲,这事是不是真的。

母亲承认了。

第二天,他来到韦恩庄园。

在庄园的铁门前,遇到了托马斯的小儿子布鲁斯韦恩。

一道铁门分开两人,像是分隔开两个社会。

布鲁斯作为有钱人家的孩子,但看起来一点也不开心。

亚瑟于是隔着门用手帮他“微笑”。

我们穷人不开心,你作为有钱人怎么能不开心呢。

管家赶来,拉开了小韦恩。

亚瑟告诉管家,他要见托马斯韦恩,言语间透露了母亲和托马斯之间的关系。

但管家却不乏嘲讽的说,亚瑟的妈妈有妄想症,她和托马斯之间,根本什么都没发生过。

又遭到一轮打击。

回到家,还想和母亲说点什么,却得知她中风了。

病房里的电视上,播放着《富兰克林秀》。

然而电视中,莫瑞竟然嘲讽起亚瑟前段时间的那次表演。

俨然将其当做了笑料。

亚瑟面色严峻的看着这一幕,曾经的温情,在此时成了笑话。

失去了工作、母亲住院,现在连爱好,都成了别人取笑的对象。

亚瑟躺在床上,抱住被子,像个婴儿一般蜷缩着。

他感觉自己快顶不住了。

电视上,整个哥谭市正在掀起一场“小丑风暴”。

自托马斯韦恩把失败者称为小丑之后,全市的仇富情绪瞬间爆炸。

大家纷纷走上街头,带着小丑面具进行抗议游行。

亚瑟看着电视里的画面,表情有些异样。

但不管怎么说,他被人认可了。

游行的地点,就在韦恩会堂。

亚瑟换装进了会堂,最终成功在洗手间见到了托马斯韦恩。

管家没有说错,托马斯确实不是亚瑟的父亲。

不仅如此,亚瑟甚至不是他母亲亲生的儿子,而是领养的。

亚瑟的母亲曾因为精神问题,被关到阿卡姆精神病院,那里就有能证明的资料。

亚瑟不能接受,他觉得所有人都在说谎。

他只不过是想寻求一点点温暖,或者一个父亲的拥抱。

结果对方只是在侮辱自己和母亲佩妮。

亚瑟又一次难过的大笑。

是的,亚瑟的大笑,往往发生在紧张、难过、失落等负面情绪时。

托马斯像是看神经病一样,离开了。

回到家,亚瑟把自己塞进冰箱里,试图冷静冷静。

电话响起,是《富兰克林秀》节目组打来的。

似乎是由于上次节目中,莫瑞吐槽或者说嘲笑的片段反响很好,他们邀请亚瑟到现场担任嘉宾。

约定好时间,就定在下周四。

亚瑟终于还是来到阿卡姆精神病院。

他找到了母亲佩妮的病例,上面记载着,她确实患有妄想症和自恋人格障碍。

档案上面有些剪报,记录了佩妮遗弃孩子,以及任由男友对领养孩子家暴的新闻。

这才是真相,亚瑟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

被虐待,被家暴,被绑在暖气片上烫伤。

母亲却还要告诉他保持微笑,甚至给他起了个名字,叫“happy”。

站在楼梯间,亚瑟发出似笑非笑,撕心裂肺的大笑。

夜晚下起暴雨,亚瑟回到家。

他来到苏菲的家门口,想要获取最后一丝安慰。

打开女邻居家的门,他坐在沙发上,等待苏菲回来。

然而苏菲的反应,却似乎对亚瑟并不是很熟悉的样子。

原来,之前所有和苏菲一起发生的一切,都是他的幻想。

第二天,在医院里,亚瑟和佩妮聊起了自己的病。

他一直认为不受控制的大笑,是一种病。

但现在看来,那才是真实的自己。

从出生记事开始,他从没有开心过。

“我曾以为自己的人生是出悲剧,但现在我意识到,在别人看来,那应该是一出很好笑的喜剧。”

说着,他拿起枕头,按在佩妮脸上,杀死了她。

失去工作,失去爱人,失去母亲和幻想中的父亲,失去了社会赋予他几乎所有的身份。

亚瑟决定在《富兰克林秀》上自杀,以完成“那比人生价值更高的死亡”。

在家里,他排演了采访过程,以及最终的结局。

他开始化妆成小丑,期间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