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导这是要去柏林吗?”记者先是来了个明知故问。
“是,最近媒体不天天报嘛,入围了柏林电影节,所以去看看。”
记者又问,“陈导对得奖有信心吗?”
“那要看得什么奖了。”
“金熊奖?”
“这可不好说,我倒是想得,可电影节组委会也知道,我就差一个金熊就大满贯,正常来说,都会卡一卡的。”
最近的舆论有点过热,陈麟风果断先泼一盆冷水。
“啊?还有这个说法?”记者们惊了。
“这也算是某种潜规则吧,看看张导就知道了,当初他只差一个金棕榈,不也是总拿评审团大奖,就是没有金棕榈。”
这说的是《活着》。
看看此前的影史百年经典就知道了,国内对《活着》的评价非常高,当年拿到的国际奖项也很多,可就是没有金棕榈。
虽然当年的《低俗》也确实很厉害,但两强争霸,这种潜规则一样的因素,不就起作用了。
“再者说,奥斯卡也有类似的不成文的说法,得过奖的人,之后会稍微加大点难度,这也算是某种人之常情吧。”
陈麟风表情诚恳,使劲的给得奖这事降温。
这话说的有理有据,一众记者也有点被说服。
“那陈导你这次就只能是当个资历,去刷刷存在感?”
有记者一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也不完全是,还是得看电影质量,这都说不好,只是一下就拿奖的概率,确实不像你们报道的那么大。
我希望接下来,大家报道的时候也向大众好好说明,别整的最后不得奖就成罪人了。”
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众记者纷纷答应下来。
成,忽悠到位了。
陈麟风自己肯定是想拿奖的,谁闲着没事给人涮着玩。
只是客观难度确实是有,属实是要看点运气,看同期,看电影本身质量,还要看王佳卫给不给力。
得奖这事不好再说,记者们准备的问题还有不少。
“今年柏林电影节,只有陈导您一个华国电影人入围,去年的戛纳和威尼斯,也是一样,没有一个华国导演入围主竞赛单元。
这是不是代表着国产电影的某种衰落呢?”
“这个话题就有点大了,”
陈麟风思考片刻道,“这两年,大家应该也能感受到,国内的电影市场在逐渐转向商业化,你说的情况,可能是某种反映吧。”
“在您看来,这算是好事吗?”
“不能以好坏来轮,人的精力有限,重视商业电影,自然就会不知不觉间忽略文艺片。
现在市场发展很快,想必过几年,等商业片逐渐饱和,还是会有人回归文艺片的。”
有记者问起了其他事,“陈导还会回国拍戏么,自从《你的名字》之后,您就再也没有拍过国产片了。”
“会,这段时间我在写一个电视剧剧本,到时候虽然不当导演,但我会担任监制。”
这可是大新闻,记者们瞬间来了兴趣。
“请问是什么题材的?”
“算是历史类的吧,但又和常规的历史剧不太一样。”
就知道陈导会来点新花样。
听他这么说,记者们更兴奋了。
“能不能再多透露一点?”
陈麟风果断拒绝,“现在放消息还有点早,不是你们问,我都不打算说的。”
好不容易逮到陈导,大家都一肚子问题,又有人问道,
“《小丑》是您和莱昂纳多第二次合作,后续会不会找其他好莱坞的顶级明星合作,像是小罗伯特唐尼,或者汤姆克鲁斯之类的?”
“这个得看运气,一方面我有合适的剧本,另一方面人家也得能看得上。”
“陈导你除了《无限世界》,还会出演其他好莱坞大片吗?”
“好莱坞亚裔角色比较少,有机会的话,我也会尝试尝试。”
“……”
记者还要再问,陈麟风打断,“时间快到了,咱们有机会再聊。”
就此便结束了采访。
飞机在柏林的泰格尔机场降落。
刚下飞机,陈麟风又被一群外国记者给围了。
机场来往的旅客见到采访的人群,询问被围的是哪位明星。
这个时候是柏林电影节之前,大家知道最近会有很多明星往来。
当听说是chen之后,不少旅客也围了上去。
“chen,我是你的影迷/书迷啊。”
“chen,我爱你!”
“……”
欧美这边的记者和粉丝们们同样饥渴,或者说,更加饥渴。
国内他虽然少有出镜,但总归是有的。
而国外更甚。
chen一年只有几个月在好莱坞,在好莱坞的时间往往还忙于工作。
酒会参加的少,接受采访更少。
往往只有宣传电影的时候,能见到一回。
偏偏他在西方世界的名声实在不小,尤其新书《诡秘之主》发布以后。
两卷书加起来接近1500万本的销量,堪称《哈利波特》之后,新的销售奇迹。
再有《盗梦空间》那接近13亿美元票房电影,给全球带来的视觉奇观和悬疑狂潮。
去年后半年,他人不在好莱坞,但欧美世界却一直流传着chen的名字。
“chen,今年有什么新计划吗?”
“《神探夏洛克3》和《无限世界2》。”
“oh!”“wow!终于要拍续集了。”“真是个好消息。”
人群中传来阵阵惊呼。
记者群体里,也有chen的粉丝。
刚刚问问题的记者兴奋不已,但他很快想到了个问题。
“那岂不是说,今年没有新计划了?”
陈麟风一摊手,“时间就这么多,我也没办法。”
坏了,chen不够用了!
影迷们一时间,不好说这算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