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微博大战,大棒高举

过去几年里,韩涵早就和那边的人和解,并且言论思想,逐渐靠近公知群体。

因此,不管方洲子的质疑,是不是有道理。

方韩之外,支持者和反对者的争论,确确实实变成了两种思想阵营之间的对抗。

在这期间,还出现了“自干五”这个称号,以及这个称号所代表和组成的群体。

出于对韩涵过去几年言论的厌恶,他们大多是倾向于相信代笔这个说法。

如今是5月份,正好是两大阵营逐渐形成,并愈发明晰敌我的时候。

矮大紧作为深入其中的活跃分子,自然而然的受到影响。

哪那么巧,你刘茜茜正好就看到我的节目,然后觉得不对,还专门在记者面前说出来。

肯定是故意的!

当然,把陈麟风拎出来,有真心觉得是小陈在背后鼓动的。

同时也是想转移重点,然后拉着他下场。

毕竟陈麟风的立场倾向,那是再明白不过,那么多作品,根本瞒不住人。

只是他很少在社交平台上发言,一向不参与这类争论罢了。

矮大紧心里想着,“反正我又不是混你那个圈子的,谁怕谁啊。”

但终究是没敢直接对着陈麟风说话,而是隔了一层,然后揪着当年的争议点来说。

这样一来,很多网友坐不住了。

不是,你这么勇的吗?

很快就有大量的网友来给矮大紧上教育课。

其微博1000万左右的粉丝数,一两天时间里,上涨了超过50万。

很明显,这些都是“黑粉”。

而且看起来,这50万黑粉,妥妥的压着那“一千万”粉丝打。

也就是这两天,更多人加入战场。

一大帮自诩同为知识分子的人士,站出来帮着矮大紧发声。

“什么时代了,还有不让人说话的?”

“如今已经不是四十年前了,但那时的思想,传到了互联网时代。”

“真是耻辱,到现在还是有乌合之众在围攻知识分子。”

矮大紧一一的@几人,并进行感谢回复,很是感激涕零。

陈麟风看到了微博上这些人报团取暖,只觉得好笑。

随后,他就看到了矮大紧针对他的那条微博。

陈麟风眼睛一眯,真的感到不爽了。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做回复,直接锤本人好了。

舆论场上有一个“弱传播”理论。

即生活中强势的群体,在舆论上反而可能是弱势群体。

相反,在现实中弱势的群体,在舆论场上也可能很强势。

拿陈麟风和矮大紧做对比,强弱太明显。

因此最好不要现身为好。

之前以茜茜为名目进行的那段回复,光明正大,没有丝毫的问题。

他们两人是大致平等的。

因此,如今舆论大多根据逻辑对错,来判断偏向。

但如果他进行反击,很可能因为外在社会身份的强弱不等,造成局面过于优势。

反而引得不相干的路人去同情“弱者”。

矮大紧如今名声还没崩,如果打击过甚,是真有可能招致同情的。

陈麟风一直不喜欢在舆论场中多说话,就是因为这个。

早年,他的未成年人身份很好使,是天然的弱势群体。

但这个身份有效期太短,已经过期了。

08年左右开始,从他手底下有公司,并且成为大众眼中的有钱人之后,就开始愈发注意不要与人在舆论场中发生冲突。

当然,一般也没机会有冲突。

大多圈内人,见他都腿软。

韩耿那次,都算是少有的冲动发言了。

平时,在对外的时候,陈麟风多以作家、导演这种职业身份示人。

都是尽可能的在舆论场中,拉低自己的强度。

没办法,他现在确实有点太强了。

可陈麟风不回复,不代表别人不蹬鼻子上脸。

他还没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动作呢,事情就莫名其妙的开始失控了。

一开始,一些微博名人还只是为矮大紧鸣不平。

但随后,话题就逐渐拐到了陈麟风身上。

有的认同矮大紧说的,小陈当年也有历史虚无主义的行为,做人不能太双标。

有的直接就批评起了陈麟风,认为他放任这种新时代的文X。

还有的提到了前阵子他拒绝诺贝尔奖的事,如今一看,肯定飘了云云。

别管这是怎么莫名其妙纠缠上的,也别管生不生硬,反正矛头就是转到了陈麟风身上。

参与的名人大v还真不少。

这些人中,大部分是搞文学、或者高校教育的人。

财经、法律也不少,甚至是主持人也有那么几个。

自然而然的,也有大批人帮着陈麟风说话。

作家圈子里,他的朋友和拥趸不少。

发育那么多年,光是学陈麟风的风格,然后成名的就有一大堆。

网文圈子也不例外。

这些深受其文风影响的年轻作家群体,几乎全站他那边。

此外,影视圈,人数就更多了。

大牌一些的,黄小明、胡鸽带头冲锋,王保墙、王谦源、张君宁、唐妍、刘诗施等人,都加入其中。

二线往后的更多。

对面的因为行业不同,不怕陈麟风的威风。

他们也因为行业不同,不用担心说错话对面记恨啊。

因此一个个都出来表态,全都是帮着陈麟风说话的。

“小陈作家从头到尾没吭声,也能扯到人家头上?”

“这么多传统文化圈的,啧啧,就是纯嫉妒风神的吧。”

“犯错认了然后改正不就行了,何必非得嘴硬呢。”

“陈导这么好的人,也有人针对?”

“……”

各种微博发言,光从称呼上就能看出是哪一类人在说话。

这些发言虽不至于特别用劲,直接就跟对面干起来,但明着站队是有的。

整体辐射的范围就大了去了。

连吃瓜群众都没想到,这么一件小事,能闹出这么大动静。

由于整个事件发生在微博,直接把微博这几天的流量都拉高了20%以上。

集体冲锋的粉丝群体且不论(实际上这是占大头的)。

围观的吃瓜群众里,也是热闹极了。

“今年是什么站队元年吗?怎么从年初开始,就是各种相互站队的局势?”

“实在是热闹,我都快分不清事情的起因是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