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与打压陈飞旗下企业的公司,诸如任天堂、世嘉、松下、索尼…等等,和部分官员,无一例外都接到了来自倭国政府措辞严厉的质问。
众多倭国本土企业也是群起而攻之,纷纷将批判的矛头对准这些“肇事者”,斥责它们严重损害了倭国精心塑造的国际形象。
一时间,这些公司仿佛成为众矢之的,陷入了四面楚歌的艰难境地。
倭国企业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有时候确实会展现出高度的团结,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内部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
事实上,彼此之间的竞争同样异常激烈,甚至可以用白热化来形容。
陈飞才刚刚开始出招,倭国内部就率先乱了阵脚。
那些由倭国各大企业所掌控的媒体,犹如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展开了相互攻击和指责。
其中,矛头更是直接指向了山内傅等一系列公司社长,斥责他们毫无作为,只知道依赖政府的扶持来维持企业的运营。
80年代是倭国经济最辉煌的时候,倭国人的自信心可谓极度膨胀。
许多人甚至连漂亮国都不放在眼里。
这次任天堂、世嘉…这这些巨头公司的做法,让倭国民众很是不满。
认为他们畏惧一家来自小小的港城的企业,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有失国家颜面。
不少年轻气盛的倭国人,因此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
纷纷跑去各大商场,对陈飞旗下各个企业的产品展开疯狂的报复性消费。
让之前积压的大量产品,在短短数天之内便被抢购一空,市场上甚至一度出现供不应求、货物短缺的状况。
“陈少,您看看这个,这是孙廷文刚刚送来的关于倭国那边销售情况的报告!
那些人简直像发了疯一样,不停地抢购我们的产品,这实在是太难以置信啦!”
霍建林满脸兴奋地将手中文件递到了陈飞面前。
陈飞接过文件,嘴角微微上扬。
对于这样的场景,他并不感到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