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皇帝的就不会出错吗?”
“按着你的说法,这劝谏皇帝的大臣,各个都是有罪的?”
“劝谏只是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给皇帝,让皇帝考虑是否采纳,并非是指责皇帝的不对,让皇帝按着自己的想法去改正。”
“陛下乃是决定天下之事的人,天下之事,复杂至极,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让所有人都看法是对的,但是下命令的最好还是只有一个人,若是大家都想着要下命令,那最后国家定然会灭亡。”
“这些时日里,陛下所做的诸多政策,不都是为了让天下只有一个人下令吗?”
宇文邕沉思了许久,看向了一旁的宇文宪。
“阿宪.你说呢?”
宇文宪幽幽的看着杨坚,“或是如此吧。”
宇文邕摇了摇头,“你这么一说,我都忘了找你过来是想要说什么了”
“坚,既然你都知道这些道理,为什么还要待在家里读经典,却不愿意出来为我做事呢?”
“陛下,臣才疏学浅,过去只是磨练身体,锻炼武艺,学习领兵的办法,却不知政务.如今才想起要将这些补上,就开始认真的读书想要往后能辅佐陛下开辟盛世。”
宇文邕大笑“好啊,那你说说看,你读书,都学到了哪些治理天下的办法啊?”
杨坚低着头,“臣最近一直都在读老庄之学,对黄老颇为看重,觉得黄老之术当真厉害,无为而治,什么都不用做,天下就能好起来.”
宇文邕盯着杨坚猛看,“就这样?”
“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让天下好起来?”
“书上是这么说的。”
宇文邕盯了杨坚许久,忽放声大笑。
“好学说!好办法!”
“或许真的如你所说的呢!”
宇文邕笑了许久,方才收起了面前的这些书籍,“我听闻,你有个女儿,唤作.”
“丽华。”
“对,对,我听太后夸起过,说你这女儿虽然年幼,却是十分知礼,非常的贤良。”
“我的长子,跟你这女儿差不多大,不过,我这长子却不是很有才能,我想为自己的长子迎娶你的女儿,你意下如何啊?”
杨坚大惊,急忙起身,“我家女粗鄙,岂能配陛下长子”
“这么说,你不同意?”
“不敢,不敢,臣只是,臣”
杨坚支支吾吾的,满头大汗,说不出话来,迷迷糊糊的,一脸的不可置信,也不回答,就这么直勾勾的看着宇文邕,甚是无礼。
宇文邕再次大笑,“既然你同意,那就这么办吧。”
“多谢陛下!!”
杨坚这才缓过神来,极为诚恳的拜谢了皇帝,又说道:“我定不辜负陛下,愿为陛下击破齐人!!”
宇文邕跟他说了许多事,而后才放他离开。
在杨坚离开之后,宇文邕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消失了,他看向了一旁的宇文宪。
“你觉得呢?”
“这个人怎么样啊?”
宇文宪一脸的平静,“他知道陛下在想办法集权,就投其所好,故意说了些君君臣臣的话,作为奉承。”
“随后又即刻藏拙,将自己表现为一个知道作战却不知政治的莽夫.”
“得知陛下赐婚,第一个反应不是惊喜,却是惶恐,发现不妥后故意失态,让陛下对他更加喜爱。”
“我看此人,相貌非常,人颇狡诈。”
“野心勃勃,不可重用。”
宇文邕呆愣了好久,他看着弟弟,无奈的摇头。
“你想的太多了,杨坚是什么样的人,我比你更加熟悉,他这一辈子,也就只能当个将军,做不得其他事情。”
“当初宇文护还在的时候,我藏了多少年,是不是藏拙,我还能看不出来吗?”
“勿要多虑。”
宇文宪低下头来,不再说话。
宇文邕却长叹了一声,“我需要你们的相助释教的事情且先不急,但是豪强世家的事情,却不能再耽误了。”
“过去这件事多次被提上朝纲,却没有能解决。”
“主要都是因为庙堂做的不够坚决,总是说反对兼并耕地,说要均田,但是对豪强却没有任何的打击,这如何能做到均田?”
“我准备直接下诏:凡正长隐五户及十丁以上,隐地三顷以上者,至死!”
“全国推行!!”
宇文宪有些错愕,“兄长,这样的诏令,会不会有些太过?只怕会引发动乱”
“当下是最好的时机了,外敌无法干涉,那我们就得趁机将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你想想,这些人藏了多少人口,藏了多少耕地!!若不是他们,我们至于眼睁睁看着刘桃子大展身手却不能做事吗??”
“便是引发动乱,便是落得百世恶名!我也要拉着这些祸国殃民之贼一同赴死!!”
“阿宪,你可愿助我?!”
宇文宪的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愿为陛下赴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