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老爷子临终前的托付,竟无一人应允。”
“这让与人为善了一辈子的老人,寒心而终。”
顾川听到这里,脸上不禁噙起几分讥讽。
呵,这就是所谓的亲戚呢?
嫌你穷,怕你富,自古如此。
“然后呢?”顾川问道。
沈亚楠继续讲述,“亲戚无人收养,而村里的其他人,也都袖手旁观。”
“尽管那丫头很听话,乖巧,却没有人想自己的家里多一份负担,累赘。”
“至于三爷爷...”
“他一个人自在惯了,哪怕彼时的他,已年过三十,却没有半点当爹的觉悟。”
“说自私些,他也并不想承担那份责任。”
“所以,讨了一碗水喝后,三爷爷便离开了。”
“他在临近的几个村子转悠,寻摸物件,可心里,全然没有了来时的那种期待。”
“脑海中,回荡的只有那个小女孩,孤零零一人坐在棺材前的瘦弱身影。”
“眼瞅着天色渐黑,三爷爷鬼使神差的又回到了那户出殡的人家。”
“远远地,他就瞧见,那四五岁的小女孩一个人忙碌的身影。”
“还没灶台高的她,踩在凳子上,学着大人的模样在为自己解决温饱。”
“看到那一幕的三爷爷,内心被狠狠地触动了,破口就骂。”
“这些王八羔子,连小丫头一顿饭都管不起吗?”
“遭天杀的,以后死了都没人抬。”
“之后,三爷爷就把那小女孩带回了沈家。”
“初为人父,三爷爷笨拙的好像牙牙学语,刚会走路的孩童。”
“经常手忙脚乱的把小女孩照顾的一塌糊涂。”
“有时候,甚至还要那小女孩反过来教给他,要怎么照顾自己。”
“之后的时间里,这对半路出家的父女,就开始了搭伙过日子。”
“往日里,了无牵挂的三爷爷,却有了牵绊。”
“原本,三句话不离口的古玩,却都变成了我家那闺女。”
“三爷爷的性格,也变得不再固执,亲和了许多。”
“往常之后逢年过节才回家的他,平日闲暇就会带着那个小女孩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