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人都到齐了!”李信说道。
“好,我这就过来,对了,对于企业改革下面人有什么反应?”宋江突然问道。
李信稍微错愕了一下,随后回应道:“市长,没听到什么特别明确的消息,办公室的一些人偶尔会有所议论。”
宋江突然来了兴趣,追问道:“都说什么了?”
“他们认为那些企业早就应该被淘汰了,一边拿着财政的工资,一边还在拿着政策补贴,又创造不出价值,妥妥的吸血鬼!”李信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和无奈。
“走吧!”宋江没有对这些议论做出任何表示,直接起身前往会议室。
这是常委会结束后,宋江第一次召开企业改革会议,这次会议至关重要,涉及发改、国资、财政等多个重要部门,也是改革正式实施前的第一次全体会议。
企业改革,说起来轻松,可实际操作起来,其中的困难和复杂程度远超想象。光是涉及的方方面面就繁多无比,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企业关停后工人的安置问题,这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还得积极主动地进行招商,让有实力的企业接手,从而让这些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可谓是千头万绪。宋江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绞尽脑汁地考虑这个棘手的问题。
宋江踏入会议室的那一刻,分管的副市长吴忠明、胡强已经提前到达,众人见他进来,纷纷起身表示敬意。宋江连忙用手虚空压了压,示意大家坐下。
“都坐吧,这是企业改革小组的第一次会议,也是交底会,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都说说你们了解的具体情况吧,谁先来?”宋江说完,自己率先坐下,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谁都没有注意到,成风一直低头,眼神闪烁,根本不敢直视主席台上的领导,显得极为心虚和不安。
“呵呵,这是我上任以来第一次主持这么大规模的改革,各位同志,可要多支持支持我的工作啊,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作为长远考虑,我认为改革是大势所趋,为了宁乡的未来,我宁愿背负骂名。好了,那我就直接点名,汪局长,你这边压力最大,对于这些职工你们那边有什么好的办法?”宋江表情严肃,直接点名问道。
汪杨被点到名,硬着头皮说道:“常务,此次改革的范围实在太大,不仅涉及市里的企业,还包括区县的企业,压力空前巨大。这些工作安排起来极为困难,如果鼓励职工自谋职业,财政得拿出相当一部分补贴,但这只是针对少数人而言。最终还是得从外部寻找突破口,让新的企业来接手,才能逐步解决工人下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