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若非孝道,现在就炮轰长安了

李世民先动手是灭子,而李承乾先动手就是弑父了。

谁先动手,谁就先吃亏。

这年头,孝道这块,还是很讲究的。

要不是因为这点,李承乾直接就把大炮拉出来,跑轰长安城了。

长孙无忌急切地说道:“太子殿下,你可知道,一旦开战,生灵涂炭,大唐的根基也会动摇。太子身为储君,肩负着天下苍生的重任,又怎能如此任性?”

长孙无忌的心中焦急如焚,看到太子如此固执,担心真的会引发一场战争,给大唐带来巨大的灾难。

希望太子能够以大局为重,不要因为个人的恩怨而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

李承乾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盯着长孙无忌,说道:“任性?舅舅,你觉得我是在任性吗?我这是在自保。我在东宫之时,处处受到打压,魏王在一旁虎视眈眈,父皇又对魏王恩宠有加。我若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条。”

谋反,是为了自救啊。

长孙无忌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太子殿下,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陛下如今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陛下希望能弥补对太子的亏欠。太子就看在父子之情的份上,给陛下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李承乾冷笑道:“父子之情?舅舅,你觉得我和父皇之间还有父子之情吗?父皇若真的在乎我,又怎会如此对待我?”

长孙无忌微微摇头,说道:“太子殿下,你不能只看到陛下的过错。陛下一生征战,为大唐打下了万里江山,陛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陛下对太子的期许,从未改变。”

李承乾不屑地说道:“期许?父皇的期许就是让我成为一个听话的傀儡,任由父皇摆布。我有自己的抱负,而不是一个被人操控的木偶。”

长孙无忌见李承乾如此固执,思索片刻后,说道:“太子殿下,你在辽东治理新政,深得民心。你若能回到长安,继续推行新政,必将造福天下百姓。何必非要在洛阳与陛下对峙呢?”

长孙无忌在心中苦苦思索着劝说太子的办法,他知道太子在辽东的政绩斐然,希望能够以此为突破口,让太子回心转意。

当然,实际上长孙无忌心中也没谱,太子新政真的能在长安展开。

李承乾说道:“舅舅,你以为我不想造福天下百姓吗?我在辽东推行新政,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可父皇呢?父皇根本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他只在乎自己的权力。”

长孙无忌说道:“太子殿下,陛下并非不理解你。陛下只是担心你的新政会触动各方势力的利益,引发朝堂的动荡。你若能与陛下好好沟通,相信陛下会支持你的。”

李承乾冷笑道:“沟通?我与父皇之间已经没有沟通的可能了。父皇现在只想废掉我,立魏王为太子。我若回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长孙无忌说道:“太子殿下,你不要妄自揣测陛下的心思。陛下对太子的疼爱,是发自内心的。只是这些年,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陛下需要平衡各方,才会对魏王有所恩宠。但在陛下心中,太子才是真正的储君。”

李承乾说道:“舅舅,你就别再自欺欺人了。我在洛阳的这段日子,已经派人调查过了。父皇对魏王的恩宠,远远超过了对我。魏王现在已经羽翼丰满,魏王又怎会放过我这个太子?”

长孙无忌微微皱眉,说道:“太子若是担心魏王,陛下可以承诺,会约束魏王的行为。只要太子能回来,陛下会保证太子的安全。”

长孙无忌感到自己的劝说越来越无力,但他还是不想放弃。他希望太子能够相信陛下的承诺,放下心中的担忧,回到长安。

李承乾说道:“舅舅,你觉得这样的承诺有什么用?魏王野心勃勃,怎会轻易放弃皇位?而且我在洛阳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我又何必回去受父皇的摆布?”

这话很可笑,真要李世民这样想,直接就外放魏王,晋王。

还谈什么条件。

长孙无忌说道:“太子殿下,你在洛阳的势力,与陛下的大军相比,又能坚持多久?陛下一旦下令,断绝洛阳的陆路和水路,你的粮草和物资又能支撑多久?”

李承乾冷笑道:“舅舅,你以为我没有考虑过这些吗?我在洛阳已经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和物资,足够支撑数年之久。而且,我手中还有霹雳火。长安大军若敢来犯,我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长孙无忌说道:“太子殿下,霹雳火虽然厉害,但也不是万能的。陛下的大军久经沙场,战斗力极强。你若与陛下开战,最终受苦的还是天下百姓。你难道忍心看着百姓生灵涂炭吗?”

李承乾说道:“这一切都是父皇逼我的。若不是父皇处处相逼,我又怎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我已经给了父皇机会,是父皇不珍惜。”

长孙无忌无奈地说道:“事已至此,我也无话可说了。但我还是希望太子能再考虑考虑,不要一时冲动,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感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知道太子的决心很难改变,但他还是想最后再劝劝太子,希望太子能够慎重考虑自己的决定。

李承乾说道:“我意已决,不会再改变了。你就回去告诉父皇,若父皇执意要攻打洛阳,那就来吧。”

长孙无忌见李承乾如此决绝,长叹一声,道:“太子殿下,既然太子心意已决,那我也只能回去向陛下复命了。”

“希望太子能好好保重自己。”

说完,长孙无忌再次躬身作揖,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