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清君侧

朝廷上的这点事情,尤其是太子那边的情况,其实没有比五姓七望更为清楚的了。

甚至其中的一些消息,他们比魏王还要来得快些。

如今五姓七望可谓是极其开心,事态的演变,正朝着他们希望的方向过去。

李泰微微一笑,说道:“卢公子快人快语,本王也就不绕圈子了。”

“如今若要让父皇出兵,需得让天下人都看清太子的真面目。而五姓七望在天下素有威望,人脉广泛,若能对洛阳进行经济封锁,再在舆论上对太子进行攻击,定能让陛下别无选择。”

“尤其是那报纸,不是太子弄出来的,那就把太子的罪过,拓印在报上,广发天下,使得人尽皆知。”

崔盛玉皱了皱眉头,说道:“魏王,此事非同小可。经济封锁洛阳,恐会引起天下动荡,我等五姓七望虽有势力,但也需谨慎行事。况且,若因此引发内战,生灵涂炭,我等也难辞其咎。”

这话一出,其他人纷纷点头赞同。

五姓七望最为爱惜羽毛,这等事情,对于名声来说,可是影响极大的。

李泰心中不悦,但面上仍保持着笑容,说道:“崔公子,你只看到了眼前的风险,却没看到其中的利益。”

“若本王能登上太子之位,日后必定会对五姓七望另眼相看,给予诸多好处。况且,太子拥兵自重,对五姓七望在洛阳的生意也多有影响,难道你们就不想借此机会除去这心头大患?”

崔盛玉与卢志杰对视了一眼,心中暗自思量。崔盛玉开口道:“魏王,此事关系重大,我等需从长计议。且不说经济封锁洛阳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单说舆论攻击,若处理不当,恐会引火烧身。”

李泰见他们仍有顾虑,心中有些着急,说道:“诸位,如今局势紧迫,若不尽快行动,等太子缓过神来,一切都晚了。本王向你们保证,只要能成功让陛下出兵,废掉太子,日后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柴令武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诸位公子,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若能助魏王登上太子之位,五姓七望在大唐的地位必将更加稳固。”

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议,五姓七望的代表们最终还是决定与魏王李泰合作。崔盛玉说道:“魏王,既然我等决定相助,那便全力以赴。只是希望魏王能信守承诺,事成之后,给予我等应有的回报。”

其实崔盛玉不怎么想搭理魏王,只是他毕竟不是家主,很多决定,也不是说自己就能直接定下的。

或许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消息,透露给太子吧。

哪怕是到了现在,崔盛玉还是想两边下注。

这样哪怕是输了,也不会太过惨淡。

李泰心中大喜,连忙说道:“那是自然,本王向来言出必行。如今事不宜迟,还请诸位尽快行动。”

数日后。

五姓七望开始动用自己庞大的势力网络,对洛阳展开了经济封锁。

他们截断了洛阳与外界的贸易往来,控制了粮草、布匹等重要物资的供应。洛阳城中很快便出现了物资短缺的情况,物价飞涨,百姓们人心惶惶。

与此同时,在舆论方面,五姓七望也不遗余力地对太子进行攻击。他们散布谣言,说太子在洛阳招兵买马,意图谋反,抗旨不遵是公然挑战陛下的权威。

这些谣言迅速在民间传播开来,百姓们对太子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敬佩渐渐转变为不满和恐惧。

然而,李承乾对此没有半分慌乱。

洛阳城中,李承乾端坐在书房之中,面色阴沉,手中紧紧握着一卷兵书。

文忠在旁边满是忧虑。

“殿下,如今五姓七望对我洛阳经济封锁,物价飞涨,百姓人心惶惶,且谣言四起,民众对殿下的态度也生了变化,这局势愈发危急,该如何是好?”文忠忍不住开口说道。

李承乾缓缓抬眸,目光中透着狠厉与决绝,沉声道:“慌什么?我既已决定拥兵自重,又岂会怕了他们这些小伎俩。这不过是魏王与五姓七望的垂死挣扎罢了。”

苏定方皱着眉头道:“殿下,话虽如此,但如今物资短缺,民心浮动,长此以往,城内恐生变故。且陛下若真听信了那些谣言,出兵洛阳,我们……”

李承乾猛地站起身来,一拳砸在案几上,怒喝道:“父皇?他既已对我心生猜忌,我又何必再对他抱有幻想。本王手握雄兵,占据洛阳这等重镇,难道还怕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