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让晋王去种棉花吧

纺织机,织布机这样的机械。

对于冯徽音来说并不陌生。

这年头的大家闺秀,尤其是世家女,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花瓶。

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经史子集,礼仪规范,纺织刺绣,烹饪厨艺,乃至于一些常规的医药知识,养生之道,都是必修课程。

不少世家女,还会去学习君子六艺。

譬如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隋朝末年,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变卖产业赈济灾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凭借非凡的胆略和才识,派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收编了胡商何潘仁的数万人队伍,之后又陆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势力大增。

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纪律严明,禁止兵士剽掠,得到了广泛拥护,前来投奔的人众多,队伍迅速发展到七万多人。她从中挑选出一万精兵,正式号称“娘子军”。

平阳公主指挥娘子军多次击败隋军,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威震关中,为李渊进军长安扫除了不少障碍,在关中地区打下了大片地盘。

唐朝建立后,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在山西的苇泽关后世娘子关,这里是出入山西的咽喉要地。她在此修筑工事,加强防御,抵御了外敌的多次进攻,使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得以稳固,因平阳公主率娘子军驻守,苇泽关更名娘子关。

也是这样的风气影响,唐朝的世家女很多都以此为榜样。

唐朝公主更是个个彪悍。

金胜曼和狄奥多西也来到了纺织厂,她们看到冯徽音忙碌的身影,心中虽有些复杂的情绪,但也不得不承认,冯徽音在纺织方面确实有着过人的能力。

“这个冯徽音,一来就把纺织厂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看来殿下对她很是看重。”狄奥多西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醋意。

金胜曼轻轻叹了口气:“我们虽是外邦公主,但在这大唐,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原本有些敌对的两人,因为冯徽音的关系,现在似乎和解许多。

狄奥多西一开始还秉承着太子妃的意思,担心其迷惑了太子。

接触时间长了才发现,太子根本没有被迷惑的意思。

对待金胜曼,跟自己差不多。

最为主要的是,金胜曼年纪大了,完全没有竞争力可言,也许再过几年,年迈体衰,就难受宠了。

保养再好,也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

对于金胜曼来说,现在最想的,就是能够怀上太子的龙种。

孩子如果能够抚养长大,以后等到太子登基,册封为新罗王,那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狄奥多西倒是没有这么多的想法。

现在她的任务,都算是完成得差不多了,因为太子的关系,阿拉伯帝国为了防备大唐介入,已经不再对罗马猛攻。

只要她一直在太子身边就行。

况且就现在来说,她也回不去罗马了。

本身也不想回去。

大唐可比拜占庭要舒服多了。

这个时期的罗马比起大唐,简直就是个蛮荒之地。

即便是城堡里,也是臭气熏天。

哪里比得上大唐。

这才是文明的起源。

狄奥多西抬手轻轻理了理鬓边卷曲的发丝,走向冯徽音。

“姐姐,你在这纺织厂的本事,让我实在是钦佩不已。这些日子,多亏有你操持,这纺织厂才能如此顺当地运转。”

冯徽音听闻,连忙谦逊地摆手,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狄奥多西公主过誉了,这纺织厂能有今日的成就,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公主与金胜曼公主平日里也出了不少力。”

金胜曼幽幽叹了口气,眼中隐隐透着忧虑:“话虽如此,可我总觉得自己身处大唐,始终像个外人。就说这纺织厂,虽说我也在尽力帮忙,可总觉得远远比不上冯姑娘对其中门道的精通。”

冯徽音目光柔和,满是理解地望向金胜曼,柔声说道:“金胜曼公主可千万不要这么想。二位公主来自遥远的异域,见识独特、智慧过人,这是旁人难以比拟的。对我大唐来说,二位带来的异域风情和文化,同样是无比珍贵的财富。”

初来乍到,尤其是外邦女,冯徽音心里完全没有争宠的意思。

况且见到太子就知道,根本不是沉迷于美色之女,只有更好的体现自己价值,才能被太子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