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这真是送上门的晋王

官职小,哪怕太子不在长安,他们也能获得滋润。

很多时候,上层的对局,也不是谁都能参与进去。

魏王其实本性不算坏,夺嫡是自古以来每个皇子的天性,谁不想当皇帝呢。

更别说还有李世民这个榜样在。

父皇是嫡次子夺取皇位。

那么儿子有学有样,不很正常。

除此外,还有之前阴弘智打造的情报机构,也在李承乾手中掌控着。

李承乾问道:“他来作甚?”

文忠回道:“是为了纺织厂。”

“晋王认为纺织厂是造福天下百姓之事,想在长安进行开设,并且推广棉花种植。”

李承乾听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这稚奴,倒会择机而动,打着造福百姓的旗号,实则欲在这局势之中插上一脚,分一杯羹。”

微微眯起双眸,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光芒,“不过,他既来了,便休想轻易回去。且让他先在洛阳住下,我倒要瞧瞧他究竟还能耍出何等花样。”

虽说推广棉花种植,开设纺织厂确实是利国利民。

但李承乾什么时候,希望让别人摘桃子了。

晋王那点小心思,他还能不知道吗。

这次,也是该给些教训跟警告了,免得李治这家伙,还真以为自己对他没有半点防备。

当年李世民留下晋王,说是等辽东战场之后,就让晋王回去封地。

可到了今日,完全就没有这个意思了。

如果李治真的对皇位没有任何想法,早就应该请命返回封地,而不是一直留在长安城里。

至少直到现在,李承乾都没有收到任何有关李治请命回封地的消息。

这宫里头,李承乾也是有人的。

宫里头的情况,杨妃那边可是时不时的就送信过来。

李承乾也很清楚,李世民现在对研制火药很上心。

毕竟火药对于战争太过关键,再没有研制出威力足够的火药前,他跟李世民之间,暂时形成了一种短暂的平衡。

一旦火药研制成功,李世民那边大概就要发难了。

不过李承乾根本不担心。

火药是说能研究出来,就能研究出来的?

但就是这最佳配比,给数年时间,都不见得有什么发展。

到那个时候,李承乾神兵营都出来了。

“是,殿下。”

文忠恭敬回道。

这时,有侍卫来报:“汉王李元昌求见。”

李承乾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哦,传他进来。”

不多时,汉王李元昌大步走进书房,见到李承乾,即刻拱手行礼:“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元昌,无需多礼,今日前来,可是有事相商?”

李元昌直起身,面上带着几分急切与期待,“殿下,实不相瞒,我此番前来,乃为那辽东通宝行之事。”

“我臣听闻殿下于辽东开设通宝行,发行纸币,成效显著,心中甚是歆羡。就想着,洛阳如今亦是布局之关键要地,若能于此开设通宝行,发行纸币,必能对殿下大业大有裨益。”

汉王李元昌平时是很无聊的,先前煤炭厂的事情,让他感觉到很有意思。

最主要的是,汉王在煤炭买卖上,可是赚了不少。

后来煤炭厂归了陛下,李元昌跟赵节被转封登州,自然就跟煤炭厂没什么关系了。

习惯了大把来钱的日子,现在的生活,李元昌觉得真没意思。

倒不是说李元昌贪财,而是对于一名皇子亲王来说,衣食无忧,只想找点感兴趣的事情去做。

原本是准备进军纺织厂的,以为跟煤炭厂差不多。

但了解情况后,就觉得没啥意思了。

倒是这通宝行,让李元昌上了心。

眼见太子一直没有要在洛阳开设通宝行的想法,李元昌等不及了,直接过来催。

李承乾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元昌,你能有此想法,倒是令我有些意外。不过,这开设通宝行,发行纸币,绝非小事,其中门道与风险,你可尽皆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