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卸了兵权的将军,多数都会被……”张柬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李治抬脚踹出一脚,却被张柬之躲过,神色不悦地道:“皇兄向来是说话算话,从来不会食言,让刘仁愿回去,就是让他回去,并无别的意思。”
张柬之与李治做了一个约定,刘仁愿到底能不能活着到朔方,谁输了就给谁家扫一个月的茅厕。
半月之后,朔方送来了急报,刘仁愿平安到了朔方,张柬之只好在晋王府洗一个月的茅厕。
当李承乾再一次等到南诏急报时,已是乾庆十五年的三月。
这一年,南诏爆发了内乱。
新殿内,张玄素与颜勤礼争执不休,争执的原因是这件事究竟是交给兵部去办,还是礼部去办。
最后还是让礼部的侍郎郭待举走一趟南诏。
先礼后兵嘛,若礼部能够摆平这件事,大军也就不用前去平叛了。
而就在今年,有一个吐蕃大臣成了大唐礼部的官吏,达占东塞。
达占东塞是吐蕃大相禄东赞举荐的人,吐蕃的道县制刚施行不久,吐蕃需要有人来大唐进学,禄东赞就举荐了他。
听说达占东塞还是松赞干布的弟子。
李承乾面见了这个吐蕃人,询问道:“赞普可还活着?”
达占东塞穿着唐人的朝服,行礼道:“赞普一切都好。”
“你是吐蕃内部利益集体推举出来的人,你与朕的话语代表着大唐与吐蕃的意思?”
达占东塞朗声道:“天可汗,我们的赞普说过,唐人的孩子与吐蕃的孩子在一起宣誓之后,我们的命就是连在一起的。”
李承乾笑道:“朕也是这么认为的。”
达占东塞又道:“吐蕃可以出兵,帮助大唐平定南诏之乱。”
“不必了,这件事礼部会安排的。”
“喏。”
李承乾笑着道:“你任职礼部侍郎,可以在礼部走动,并且往后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往来事宜,礼部都会先与你联系。”
达占东塞再一次行礼。
又问了这个吐蕃大臣有关松赞干布的近况,等他告退离开之后,李承乾才拿起松赞干布的书信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