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只需成功一次

这的确是许敬宗的真心话,他是一个礼部尚书,可他的权力相比于吏部,兵部,刑部,一个礼部尚书能有多大的权力?

许敬宗的权力甚至不如徐孝德来得实际。

“陛下!自江都之变后臣半生颠沛流离,得以良主,臣死而无憾,臣还能再为陛下效命十年,还请陛下成全。”

李承乾将他扶起来,拍着他的肩膀道:“朕也没让你现在就告老。”

许敬宗用朝服的袖子抹了抹眼泪,又行礼道:“臣……”

“南诏的事交给你去办,朕再给你三年时间。”

许敬宗朗声道:“臣领命。”

他再一次躬身行礼,这才转身离开了承庆殿。

李承乾独自站在殿内,等须发皆白的许敬宗出了大殿,这才坐回去,拿起许敬宗的卷宗仔细看着。

“你是个好皇帝。”

话语声从后方的屏风传来,抬眼见是父皇一直在后方站着,李承乾道:“让父皇见笑了。”

李世民拄着拐杖走上前,“你的臣子都愿意为你效命到老。”

“父皇又说笑了,世人都说儿臣薄情寡恩。”

“那又如何?”李世民坐在一旁,又道:“你若在意他人的看法,当年做事就不会那么果决,也不会在洛阳杀得人头滚滚。”

李承乾还看着手中的奏章沉默不语。

李世民轻咳了两声,坐在殿内的摇椅上安静睡着。

皇城内,郭正一见到了迎面走来的许尚书,他跑上前道:“许尚书!吐蕃的道县建成了。”

在礼部,兵部与都护府的主持下,将吐蕃地界分为六道七十四县。

这种统治现状代表着往后的吐蕃也要实行大唐的道州县的划分。

而对统治者来说,将地方分为县,而每个县的人口各有不同,地理位置也有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与分而治之,对统治者来说更有利。

用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就是将人划分在一片片的土地上,让人们重新聚居,并且用县乡来划分,权力从县乡开始,自下而上开始积聚,最后权力会集中在统治者手中。

在这个享受道州县的统治方式,带来的稳定与繁荣,让唐人理所当然地觉得这是最好的方式,甚至当皇帝说要因地制宜时,有朝臣站出来反对了。

只要大家的目标是一致,哪怕方式方法不同,李承乾愿意给人们更多的时间,去验证答案。

郭正一泪眼婆娑地道:“吐蕃归入大唐了。”

许敬宗拍了拍他的后背,又道:“还有许多事要做,我们的事还未完成。”

乾庆十四年,夏。

当初的上元节时,吐蕃才完成道州县的划分。

直到今年的夏天,才有户部的官吏来到吐蕃,给吐蕃人新的户籍。

在这个消息传递缓慢的时代,当吐蕃的急报送到长安城,经过朝中商议,再派官吏到吐蕃,一个春天就这么过去了。

如今的唐人依旧使用着古老的运输方式,人们也习惯了这种消息的滞后性。

……

上官仪陪在太子的身边,走在咸阳桥边,与太子一起看着正在钓鱼的陛下。

於菟道:“父皇近来真是越来越清闲了。”

上官仪抚须笑着道:“这天下安宁,陛下清闲,实乃人间一大美谈。”

“父皇钓鱼也是美谈啊?”

“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