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中,松赞干布知道了吐蕃的近况,随着达占东塞一起来姑臧城的,还有一大群孩子。
达占东塞如今在吐蕃的崇文馆读书,也是吐蕃崇文馆教出来的一批学子。
松赞干布问着他有关现在的吐蕃的近况,当看到一群孩子捧着书卷来到面前时,这位赞普高兴地笑了,在长安城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多的吐蕃孩子。
松赞干布抱起一个孩子,大笑着甚至眼角还有些热泪,十年了,这十年间是松赞干布最高兴的一天。
在达占东塞讲述下,其实这些孩子都过得很好,尤其是唐人的官吏,他们对吐蕃的孩子尤为关照。
松赞干布问道:“我崇文馆会与我们的人抢孩子?”
这是当年的传言,达占东塞解释起了这件事的起因,其实并不是崇文馆与吐蕃人争抢孩子,是那些吐蕃的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去唐人的学馆读书,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读了唐人的学识,以后就不是自己的孩子。
就因这种恐惧,吐蕃的父母与崇文馆的夫子们经常有矛盾,为此甚至还动过手。
矛盾与误会总归会化解的,唐人没有用刀兵化解矛盾,而是经常与吐蕃人的孩子玩闹在一起,之后唐人的夫子用另外一种方式与吐蕃的孩子相处,并且慢慢地教会了他们的关中话。
就这么过去了三五年,吐蕃的父母才慢慢接受了唐人的学馆,有孩子们去学馆读书,回家还能带回来一床厚实的被褥,甚至还能给吐蕃人看病。
如此一来,唐人与吐蕃人越来越和谐,达占东塞一脸的严肃地道:“赞普,还是有很多人对唐人有成见,试图让我们与唐人为敌,大相回来了,就有人想要大相与我,还有很多的吐蕃人,继续与唐人为敌。”
松赞干布反问道:“你们想与唐人为敌吗?”
驿馆房间内的孩子们都沉默了,达占东塞也没有当即回答,还能听到房间外,的喧嚣声,那都是驿馆人们话语声。
达占东塞道:“赞普想要与唐人为敌吗?”
松赞干布盘腿而坐,他一个人从长安城一路来到了姑臧城,从窗外看去就能见到繁华的街道,他还记得以前的姑臧城是很荒凉的,没有这么多的人,也没有这么多的屋子,甚至都没有城墙。
那时候只有一小片残垣断壁与断成两截的石板,告知过往的人们这里是以前的姑臧城。
吐谷浑王还在的时候,就连姑臧城的遗迹都快被拆完了,直到现在唐人又将这座城建设起来了。
城中往来的胡人也不少,这些胡人都说着关中话交谈。
强大的大唐有一位强大的天可汗,在这位天可汗的统治下,胡人突厥人都是天可汗的子民。
松赞干布想起了他在长安城看到过的政令,天可汗建设了安西大都护府之后,都已经开始让西域人交赋税,大唐有了西域的赋税,会更强大的。
达占东塞又问道:“赞普?”
松赞干布摇头道:“不能与大唐为敌,一旦与唐人为敌,吐蕃就会陷入无止境的战争。”
看着孩子们抬首看着自己的眼神,松赞干布伸手轻拍了拍这个孩子的头,笑道:“回吐蕃。”
闻言,一群孩子欢呼了起来,直到孩子们都离开了房间。
屋内就剩下了达占东塞,松赞干布道:“我不会与大唐为敌,我不能保证将来的人会不会与大唐为敌。”
达占东塞忙行礼道:“是的,赞普。”
看到达占东塞与孩子们的笑容,坐在屋内的松赞干布接过糌粑,吃着糌粑熟悉的味道。
又接过达占东塞端来的奶茶,松赞干布就觉得满足了。
姑臧城很美丽,美丽得让人不想离开,在这里能够听到各种歌谣,各种语言,还有跳舞胡人,欢呼的突厥人,还有举着酒碗的关中人,各种各样的人居住在这里。
离开了长安城,一路来到这里,松赞干布觉得很恍惚,有一种不真实感,就像是一场大梦,要是这场大梦醒来,自己应该还在长安城的宅院内。
可当松赞干布踏实地睡了一晚,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还在姑臧城,这不是一场梦,他真的已离开长安城来到了姑臧城,并且是一个人策马而来,没有人阻拦,没有人盘问,没有人追赶。
松赞干布又见到了更多的吐蕃孩子,这些孩子是来姑臧城买书籍的,他们买了书籍与纸张就回去了,甚至还有吐蕃孩子拿着皮毛与马匹与人交换笔墨。
松赞干布不想这么快离开姑臧城,而是留在城内,有时候松赞干布觉得天可汗忘了自己是吐蕃赞普,大概等到天可汗想起了吐蕃赞普很重要,会派人再来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