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夏原吉的决心。

而江西与浙江一样,自古以来便是文教兴盛之地,人才辈出,竞争异常激烈。

要想在江西省的乡试中脱颖而出,其难度简直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稍有不慎便会被挤落桥下,前功尽弃。

然而,夏原吉并未被这艰难险阻所吓倒,他深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于是,他另辟蹊径,决定提前来到应天府参加春闱。

这样一来,他不仅可以避开江西乡试的激烈竞争,还能提前适应京城的考试环境和氛围,为后续的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尽管如此,夏原吉心中也十分清楚,即使无法在此次考试中一举成名,但他坚信凭借自身扎实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定能给考官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只要能得到朝堂上某位文官大佬的赏识,那么他便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进入大明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

一旦进入国子监,他就能接受更为系统和深入的教育,与众多优秀的学子一同学习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见识。

如此一来,他距离自己的目标就会更近一步,步入仕途,最终成为一名备受尊敬的朝廷官员,实现光宗耀祖的梦想。

若是再等待数年,像夏原吉这样的秀才恐怕连参加春闱和秋闱的资格都将丧失殆尽。

毕竟,要想参加会试,最低的条件便是拥有举人的功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举子”。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在洪武六年之后竟然突然停办了!

这一停,便是将近十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十年里,除了应天府的乡试还能照常举行外,其他省份的乡试都被迫中断。

如此一来,那些原本有望通过科举踏上仕途的学子们,一下子失去了晋升的通道。

而国子监的贡生们,由于乡试的停办,大多也只能止步于秀才的功名,难以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