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牯岭街》最后一幕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如同一部分为四幕的话剧,如今到了最后一幕。

一旦生活节奏变得重复,时间流逝也会变得飞快。

在沈清导演的二十多年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剧组拍摄已然成为了肌肉记忆,就算今天要拍摄最后一场戏,沈清依旧是毫无波澜。

他已经不再年轻,情绪不会出现过于剧烈的波动。

台北的夏天有一些炎热,除去蝉鸣的喧嚣,还能够听到剧组人员讨论的模糊杂音。

“这部戏拍了好久好久,也像是陪同剧中的人物走过了一生。”

“你这个形容太感性了。”

“肉眼可见,沈导演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充满灵气的年轻人。”

“拍完收工,这部电影导的好累,如果我是沈导演,拍完这一部电影就收山了。”

“其实,和沈导演同一届的很多导演都已经收山。有一些在当时响当当的名字,到现在也已经鲜为人知。”

“拍完《三体》是最适合收手的时候,那是全人类电影璀璨的时候。我愿提出一种暴论,再过一百年甚至一千年,都不会有人超越沈清。”

“你对时间太没有概念了。”

“哈哈哈哈,随口一说,沈清距离成圣就差一死了。”

“我从未见过像你这样会说话的人。”

剧组机器有条不紊的工作,都在为电影的最后一场戏做准备。

这是一场有难度的戏份,要求演员情绪的爆发,就连凌风这样的演员都为此准备了一段时间。

坐在角落的他合上剧本,吐出一口浊气,仰头看了一眼天空。

少年的凌风,眼神中总有着一种不符合年龄的复杂。

只见沈清的儿子沈霜坐在了他的身旁,语气平淡,“你看起来有一些紧张?”

“对。”

“我在想,如果是我出演这一场戏,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凌风心中一疑,他清晰的记得,沈霜的梦想是是成为像他父亲沈清那样优秀的导演。

“你不是想成为导演?莫非又想成为演员?”

沈霜并不隐瞒,脸上挂着百无聊赖的笑容,“如果我是导演,该怎样捕捉到演员的情绪与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