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朝议东巡

而他们这一些魏国宗室没有遭到清洗,在咸阳稳稳当当活下来,除了他们自己听话,也不能说没有嬴荷华的缘故。

许栀看着魏咎,没想到他会在这时候出面。

当年,许栀允许张良远去魏国出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结交信陵君门客,目的不只是考验张良,而是为了更大的目的。

她让张良替她出面,替她瓦解魏咎对魏国的坚持,为秦国的防备。

张良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

但魏咎不是。

姚贾哪里知道,不是只有政治家能说得上话,如魏咎这样在岳林宫‘研究所’工作的人可不是闲散人员,现代把他们叫科学家,国家重点专业技术人员。

“大良造,”

嬴政抬手,不让姚贾把话说完,让赵高把魏咎的上书拿上来。

没有一个当权者,发现自己手底下有人能解决粮食问题,而不感到兴奋。

嬴政看完,连说几个好。

姚贾自知不好再出口用魏人的身份提醒,退回原地。

“臣今日禀明此事,乃因陛下东巡之契机。琅琊郡土壤肥沃,若此法推行至山东四郡。”

“乃黎庶之幸。”嬴政道。

魏咎颔首,“陛下所言甚是。山东之地,多儒生,喜教化。是与淳于太傅有言,永安公主不可不与陛下同去。”

闻言,姚贾笑着看向尉缭。尉缭乃密臣,秦立前,只在覆秋宫议事,鲜少出席章台宫会议。

这回出席倒是罕见。

他笑道,轻松道:“大良造啊,你当公主殿下学的是儒家之言,教化之说?”

这话令李斯感到不妥。

魏咎道:“公主两赴韩赵之地,以《成相篇》谱秦律为歌谣,使黔首知刑名如知稼穑,此非“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乎?”

嬴政果然意外,“你说,永安能帮你?朕倒不知,朕的女儿还有农事上的天赋。”

淳于越见局势倾倒在他这一边,“昔周公制礼,妇人无外事,然公主懿行若此,正可彰《关雎》后妃之德,使黔首知朝廷重人伦、崇教化,此乃天命所归也!”

“陛下承天之德,六国归一,乃真天命也。公主何有天命之说?”儒士周青臣续言,“灭国之期,公主所为暴虐。颍川归顺之臣凋零。龙台宫前,赵臣死伤无数,”他看了眼魏咎,不屑续道,“还有魏人血流百里。”

他这话大胆,周青臣在儒生之中一贯是奉承嬴政,更是明面上支持秦政的儒生。他的话令朝中不少人窃窃私语起来,其中不乏有知道内情的老臣。

李斯等这个打压嬴荷华的机会,已经很久。

从前,她一贯以他所言而为先导。他对嬴荷华绝对的看重,一度认为她比嬴政那些浸泡在儒生之手的公子要有前途。但凡她求教,他必都倾囊相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本身也没让他失望。当年逐客,她暗中帮他策动王绾帮他,出乎意料的燃起了他想要留在秦国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