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葵丘之会

公元前651年春,齐桓公和管仲商议后,决定在葵丘(现今河南商丘民权)举行诸侯会盟,其会议主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意思很简单,我不管你们以前做过什么,或者是敌对过齐国,只要你们这次前来葵丘盟会,既往不咎!都是齐国盟友。

第二:“在“尊王攘夷”的基础上,重新制定关于各诸侯国之间的礼法制度,一旦通过将会在天下实施。

并且这次所有参加葵丘之会的诸侯国,无论诸侯爵位和大小,都能参加讨论制定新的礼法盟约。”

齐桓公以周襄王的名义,向天下诸侯发出昭命,无论缺席与否,盟约一旦实施,谁都不能违反盟约。

齐桓公拥立周襄王,周襄王为了报答齐桓公的拥立之功,自然全力支持齐桓公的葵丘之会。

周襄王的昭命和齐桓公的邀约一起发送至各诸侯国,这下子大家心中都在掂量这次葵丘之会重要性。

因为这次葵丘之会是齐桓公发起,但是得到周天子的全力支持!还有就是这次一旦前去会盟,齐桓公既往不咎!今后就是齐国的盟友,大家自然不愿意得罪如日中天的当今霸主。

并且这次葵丘之会有一个吸引人的细节,那就是与会者无论爵位大小,都可以参加讨论新的盟约礼法,不再是齐桓公一家独大,或者是大诸侯的训斥会议,体现了这次会议的公平性,给了中小诸侯的话语权。

但是即便这样,前来参加会盟的诸侯仍旧不多,公元前651年三月,前来葵丘参加会盟的有齐桓公,鲁僖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比原先的八国联军少了两个。

并且宋桓公,陈宣公也没有来,这让齐桓公大为光火,因为宋国向来是齐国铁杆盟友,副盟主身份,这次如此重要的会盟,宋桓公是何意思?难道也要玩一把郑文公逃盟背约的戏码吗?。

就在齐桓公正要发火时候,宋国来使者了,说是宋桓公病危,估计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宋国只能派出使者,前来葵丘支持齐桓公。

齐桓公这才知道宋桓公为何没有前来,现在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制定盟约吧!

齐桓公于是和另外五国君开始制定盟约规则,五日后,突然有侍卫来报,宋国来人了,原来是宋桓公的太子滋甫代表宋国前来会盟。

齐桓公大喜,因为宋国是齐国铁杆盟友,可以说是副盟主,宋国缺席将会使这次会盟威望大大降低,原本以为宋桓公病重,宋国有可能只会派个普通使者就算不了。

如今宋国太子滋甫亲自前来会盟,齐桓公当然高兴,于是赶紧出去迎接。

两人见面之后,齐桓公这才发现太子滋甫身着素衣素冠,于是齐桓公赶紧过去施礼道。

世子,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