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朝鲜战争17

1951年6月,朝鲜半岛的硝烟已经弥漫了一年多。

战争的残酷让无数生命消逝,也让参战的各方逐渐意识到,这场冲突或许无法通过武力彻底解决。

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在广播中提出的停火建议。

龙国和美国几乎同时表示赞同,停战谈判的序幕由此拉开。

但谈判桌上的交锋并不比战场轻松。

1951年7月10日,开城的谈判桌上,龙朝方提出了停火、恢复三八线为边界、外国军队撤离的三点建议。

但韩美方却坚持将停火分界线划在龙朝方控制区。

双方的分歧如同三八线上的铁丝网,尖锐而难以逾越,谈判破裂,战火再度燃起。

为了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联合国军”发动了夏季和秋季攻势。

龙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转入防御,却遭遇了洪水灾害,防御工事被毁,战线被迫后撤。

李飞蛇却在这场防御战中看到了机会。

李飞蛇是个典型的军人,粗犷、直率,却有着敏锐的战术嗅觉,他率领的兵团在战场上屡建奇功。

朝鲜半岛的战争陷入小范围的阵地拉锯战,漆雕旭准备回归那加兰自治区搞经济建设。

在离开前发电报给李飞蛇:

“争取防御五圣山这个点,你就有机会再立新功,注意上甘岭周边的小高地,把山腹挖空,在坑道里多储备粮食、饮水、弹药。”

李飞蛇眼睛发亮,他立刻摊开地图,找到了五圣山和上甘岭。

当晚,他就向志愿军司令部申请驻守五圣山。

得到批准后,他立即赶往五圣山地区勘察地形,命令工兵开始挖掘坑道工事。

正是:

敌军溃败遁山林,

飞蛇无奈令追剿。

志愿终赢铁原役,

李奇败北意难消。

停火提议开谈判,

战火重燃又一朝。

且看五圣山前路,

飞蛇备战再挥刀。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