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长立即命令打开电台,与上级取得联系。
1951年5月27日清晨,黄海水上飞机基地的战机一架架依次起飞,引擎的轰鸣声划破黎明的寂静。
漆雕旭率领1500架战机,直扑朝鲜战场的天空。
他们的目标是鹰峰山——180师最后的希望之地。
7点整,战机编队准时抵达鹰峰山上空,遮蔽了天空。
100架战机开始空投食物和武器弹药,300架则向鹰峰山上的美军发起猛烈攻击。600架战机同时轰炸包围180师的联合国军阵地,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
180师的战士们抓紧时间接收空投物资,尖刀连在空中战机的掩护下,向鹰峰山顶发起冲锋。
山顶的美军先遣队毫无还手之力,他们的重武器在战机30毫米机炮面前瞬间崩溃。
尖刀连仅用半个小时就占领了鹰峰山,只伤亡了一个班,却击溃了山顶一个营的美军。
战斗之顺利,战果之大,令人难以置信。
山顶溃退的美军慌不择路,部分人跑到悬崖边上,最终只能放下武器投降。
这是180师首次俘虏上百名美军,为他们的战绩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此同时,“联合国军”的雷达发现了天空中密密麻麻的光点,派出的侦察机从战机外形认出这是传说中毫不畏惧死亡的“魔鬼飞机”。
部分美军航空兵拒绝升空作战,认为与“魔鬼飞机”交战无异于送死。
原本计划出动的3000余架战机,最终只有1000余架升空,结果被漆雕旭率领机群打得溃不成军,损失惨重。
美军飞行员士气崩溃,甚至调转机头就跑。
完全失去制空权的“联合国军”陷入混乱,被180师和179师前后夹击,天空中的战机精准轰炸,机炮肆意攻击。
原本缺乏防空准备的“联合国军”伤亡惨重,坚持一小时后彻底溃退。
漆雕旭通过电台向地面部队通报了空军的掩护计划:
“下午五点至七点,战机将再次出现在鹰峰山周边上空,请地面部队暂时隐蔽休息,并做好下午撤离的准备。”
下午5点,漆雕旭率领的机群准时出现在鹰峰山上空。
此时,周边已无“联合国军”的踪影,180师轻松撤回,没有再发生战斗。
这场战斗的代价是惨重的。
180师在驾德山一线坚持了不到24小时,虽然为60军和3兵团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自身损失巨大,伤员转运任务也未能完成。
180师的牺牲被铭记在历史中,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全局为重”,什么是“无畏的牺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尽管战局未能圆满,但他们的坚守与突围,成为了朝鲜战场上不可磨灭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