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不同决断

巅峰学霸 一桶布丁 2317 字 21天前

比如法务、财务、市场营销、研发、战略规划……

这种远程的谈话,虽然出面的可能就一个高级副总裁,但这些人员会预先把所有材料都给准备好。

就好像新发布了一款量子芯片。这款量子芯片有多厉害,全新的技术,材料学的突破,未来的标准制定……

要表达的意思无非是我们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如此强大,双方合作属于强强联合,而不是单方面的施舍,所以没必要那么强势……

甚至咱们一起合作,你还赚了。我们的硬件,加上华夏提供的软件,必然可以定义量子计算的未来,妥妥的双赢。

至于谷歌,那种土鸡瓦狗就不应该上桌。所以他们的合作毫无意义。

真要谈判的时候话肯定不能这么说,但微软想要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这样。

合作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得咱们商量着来,照顾到双方的利益。

牌已经打出去了,微软当然不会急着去找乔喻继续讨论合作的事情,还需要时间观察对方的反应,才能制定恰到好处的谈判策略。

但显然谁都没想到对面的反应会这么快!

下午三点多钟就等到了。

是的,郑希文想办法跟那些交易所联系上之后,不到五分钟微软就收到了消息。

资本高层之间消息流动的速度之快让人咋舌。但其实这很合理。

说白了对于美国的大资本来说,高科技公司长期稳定的高利润的确很受青睐,加密货币交易所带来的暴利,同样是他们的心头肉。

更何况加密货币同样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本就依赖于互联网的发展。

所以依附于高科技公司的资本跟从加密货币交易所上吸金的资本本就高度重合。

所以杰西·鲍威尔这边刚刚收到消息的时候,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几乎同步收到了同样的消息。

杰西·鲍威尔能想到的事情,萨蒂亚·纳德拉自然也能想到。

这是直接宣战了?

说实话,刚得到消息的时候萨蒂亚·纳德拉第一感觉是困惑。

站在他的角度是怎么都想不出,华夏那个少年哪来那么大的心气……

在做出一系列决策之前,他们是也是经过了各项研判的,甚至专门为乔喻做了细致的人物画像。

按照专业人士的观点分析,乔喻偏向于利益驱动型人格。

具备这种人格的人应该是极为理智的,在决策的时候,会极为理性的将利益最大化。

他们做了研判,抛出新技术肯定会引起乔喻的注意,如果双方能够平等的合作,未来共同制定量子计算的标准,符合双方最大利益化原则。

他们甚至做好了如果乔喻态度软化,大家各退一步的准备。

结果对面选择了半步不退的策略,甚至还有几分以眼还眼的刚烈架势。连时间都安排得分毫不差。

这意思就太明显了,对面压根不打算跟微软好好谈。就一定要强压微软一头,甚至是按着他们的脑袋,让他们接受条件。

这着实是过分了。

萨蒂亚·纳德拉想不通乔喻的底气到底是从何而来,选择静观其变。

然后他就看到下午四点,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同时发布公告,邀请乔喻团队在今晚十点对交易所的交易系统进行测试。

一个小时后,燕北大学官方网站给出了回应,同意了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请求。一切都设计的跟真的一样。

就好像原本就是这么安排的。

于是昨晚几乎一宿没睡的高管们同样被召集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的紧急磋商!

……

“这次会议就一个问题,乔喻团队的量子模拟算法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

坐在首席的萨蒂亚·纳德拉沉着脸看着微软研究院的科学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