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都传不到他这儿来,自家导师跟师爷爷大概就要一起上阵去跟人吵架了。
“那就先听坏消息吧。”乔喻
“坏消息就是你的新项目想自行组建团队的想法落空了。”
听了这句话,乔喻立刻知道好消息是什么了。
哎,都多老的人了,竟然还喜欢玩这种梗。
“不是,田导,这不就是一个消息嘛!好消息就是我的项目审核通过了,对吧?”
“喜欢显聪明!是的,虽然还没有正式公开,不过我已经收到消息,你的项目经过第三次会议讨论之后,十三位专家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直接获得全票通过。虽然具体讨论的内容不知道,但据说连争论都没有。”
乔喻略微有些无语。
连有没有人反对都能知道,这么说吧,如果他是参加会议的专家,猜到了评审项目的导师知道谁反对,他也投赞成票。
毕竟这位导师不但是华夏数学界的山头之一,他的学生还刚拿了个菲尔兹奖,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
当然嘴上乔喻可不是这么说的。
“太好了,田导!真不容易啊!我熬了这么久终于申请到一个国自然的项目了!太难了!这应该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吧?”
听到乔喻这句话,对面沉默了半晌,才开口说道:“这话你就跟我说说行了,莫要在外头这么乱说,免得遭人妒恨。你十七岁懂什么守得云开见月明?乱用!
再说,你以为谁都能享受到想什么时候申请项目就能什么时候申请这种待遇的?多少人按规矩去申请,都递不到审核委员会就直接被毙掉了。你这一路遭什么磨难了?”
这话说得,乔喻是不太服气的。
毕竟他也是连续申请两次国自然都毙掉而且中考语文满分的优秀人才,所以用的那句诗绝对是很准确的。
自家导师一个搞数学的,懂什么诗词嘛?竟然反过来批判他……
不过没等他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导师的声音又从手机里传来。
“对了,还有个事一起通知你。研究生阶段其他课程你都可以不用上了,给你充足的科研时间!
不过特别给你准备了一门政治课是必须得上的,每周二、周四各两节,很重要。”
“不是,田导,别人不知道我的思想觉悟有多高,您难道还不知道吗?不瞒您说,当年我中考的时候道德与法治是全班最高分。”
“我知道。我查过你的中考分,除去初二考的生物跟地理,你的道德与法治成绩是所有功课里成绩最低的,这没冤枉你吧?你可是连语文跟历史都考了满分啊!”
乔喻突然发现他竟无法反驳……
“放心吧,我帮你看过课程安排了!是关于华夏命运共同体的课程,没什么需要你去死记硬背的东西,也不需要考试。
大多数时间是学习一些历史啊,看看电影什么的,非常轻松。你就当是每周抽四个小时去放松下大脑了。”
“不是,那照您这么说这堂课又是专门给我一个人开的?小课堂,我一个人去上课?”乔喻好奇的问了句。
“当然。不过也可以看你的想法。如果你觉得上课的时候被围观无所谓,也可以通知教务处调整成公共课,放进报名系统里。”
乔喻想了想感觉似乎没必要这么特立独行。
“哈哈,我开玩笑的田导,就一个人上课挺好的。行吧,回头课表下来了,我保证安排好时间,一堂课都不逃。对了,那我的项目团队怎么弄?不让我自己选,那团队成员谁来安排?”
“会有推荐,然后你来选。等到正式公布的时候,自然有人会找你谈,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只能告诉你,上头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给你选的都是精兵悍将。”
听到这句话,乔喻顿时激动了。
很重视意味着他申请的资金肯定是全额了。虽然这些钱他没打算用来改善个人生活,但有了钱总能让其他人好好干活吧?
只要这个项目能做下来,他就稳了,能在功劳簿上吃很长一段时间了!
当然乔喻觉得他这边也得努把力了,得赶紧把工具给做出来,总不能等项目都下来了,他的团队成员还没有趁手的工具可以使用。
至于国外那些跟他研究相同方向的科研团队,乔喻是半点都不担心了。
他甚至都懒得去问老薛,双方谈的怎么样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好像古代打仗,对面一帮人用着大刀跟红缨枪这种冷兵器,他们这边拿的却是步枪甚至50冲,对面怎么打?
没那个实力嘛!
挂了田导的电话,乔喻也懒得回图书馆了。兴冲冲的给乔曦发了个微信后,便直奔华清。
这个好消息他打算跟乔曦分享。
等他赶到华清,打开门,乔曦已经回家了,桌上摆着从食堂打的饭菜。
“不老老实实在燕北做功课,怎么突然想着来华清了?”
“我现在可是华清的直博生,当然要在华清。而且今天有好消息。”
“哦……”乔曦不咸不淡的应了句,然后淡定的说道:“对了,我写了篇论文,既然你来了,下午正好帮我看看,然后改改。”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