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时璟炎吩咐下人将照顾他长大的奶嬷嬷唤来,嘱咐她照看好云悠冉,然后才跟着王福一同向皇宫驶去。
时璟炎面色凝重的走进金銮殿,一见到皇帝便躬身行礼,朗声道:“儿臣拜见父皇,不知父皇今日特意宣儿臣进宫,所为何事?”
他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引得在场的众朝臣纷纷侧目。
这些大臣们虽然平日里各怀心思,但在这一刻,他们却都心领神会,等着皇帝的下一步动作。
皇帝却并未立刻回答时璟炎的问题,而是向站在一旁的王福公公挥了挥手。
王福公公点了点头,迈步走到高台上,居高临下的看着时璟炎,尖声喊道:“宸王接旨!”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时璟炎有些猝不及防。
尽管心中充满了疑惑,但他还是迅速调整好心态,双膝跪地,恭恭敬敬道:“儿臣接旨。”
王福公公摊开圣旨,便开始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以眇眇之身,君临天下,荷祖宗之洪庇,赖臣民之翊戴,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懈怠,惟愿江山永固,万民安康。
今朕诸子渐长,皆受皇家之教,各有所长。
然国本攸系,储君之位,至关重要,关乎宗庙社稷之兴衰,天下苍生之福祉。
经朕深思熟虑,详加考察,权衡再三,终定储君人选。
宸王时璟炎天资聪慧,仁孝恭谨,自幼勤读经史,熟谙治国之道。
其言行举止,皆合皇家风范;其品德才学,深孚众望。
每遇国家大事,常能提出独到见解,且心怀天下,关爱百姓,实有明君之资。
朕观其行事,深信其必能承继大统,光大祖宗基业,保我朝万年昌盛。
朕今遵循祖制,以天下为公,特册立宸王时璟炎为皇太子,入主东宫。
望尔今后更加砥砺德行,勤奋学习,广纳贤才,亲近良臣,熟知民间疾苦,洞察世事利弊。
待朕百年之后,能担起天下之重责,引领我朝走向更加繁荣昌盛之境。
朕亦诏告天下臣民,各安其业,共辅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