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大殿中只剩下皇帝和服侍的太监,皇帝忽然开口说,“你说,副相如果发现自己派往惠和城的那个著书郎,是一个蠢货,不仅搞不定一个丁忧在家的无权无势的榜眼,还没看住人,让人跑到京城击鼓鸣冤,副相的脸色有多么的难看。”
太监不敢回话,只低头说到,“陛下英明。”
皇帝好像也不指望其他人的回话,继续说,“副相这个老狐狸,我想抓他的破绽很久了。想不到他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动我的人来立威。私下传令,让大理寺的人好好查,查出一个我想要的结果。”
“是,陛下。”暗处有人应声回答。
说到底,朝廷新旧之争,其实就是新帝和旧臣的角力。君弱臣强,君强臣弱,丞相年纪已大,一心只想退休,唯有副相,先皇时期便得先皇倚重,新帝上位之后,一直想扶植自己的人手,奈何副相不肯放权,还想等丞相退休,更进一步。这便是新旧之争,最大的矛盾。
一朝天子一朝臣,副相只是,没有舍得安静体面退场。现如今,副相想拿恩科榜眼下手,杀鸡儆猴,威慑百官,偏偏露出这么大一个破绽,皇帝立刻意识到了。至于苏顺本人如果真有问题,皇帝不会想看到这个结果。万一皇帝看到这个结果,猴便先把鸡杀了。
抓到破绽的皇帝高兴了,至于被抓到破绽的副相大人,现在正是震怒中。
听闻下人禀告苏明月击响了登闻鼓,状纸已经递到皇帝案前,大理寺已经派人赶赴惠和城,副相大人摔碎了自己最心爱的砚台。
“这个蠢货,派他去干一点点事都干不好,怪不得被贬去史管修书。”副相怒目圆睁,气急败坏骂道,半晌才平静下来,“来人,派人去惠和城,打点好各处,必要之时,将所有问题推到私人恩怨上。”正好,著书郎是因刘家书店而受贬的,解释得过去了。
“是,大人。”
于是,在大理寺众人赶往惠和城之后,又有一班人马,匆匆离京,赶回惠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