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祖父放下茶杯,歉意到,“刘家主,清凉膏乃是我孙女随手之作,取材简单,并不值得这么贵的价格。”
刘家主笑一笑,“苏老先生说笑了,这东西贵不贵,不仅看成本,也看何人使用。苏家的清凉膏,近日已经在读书人中传开了,提神醒脑,十分有效。我刘家是开书店的,近日刚好准备新店开张,急需一物打出名声。因此,对我们来说,此物便值此价。”
“刘伯伯,你们家要在开书店了吗?你们开多少家书店呀?”苏明月问。
刘家主并不因苏明月小而忽视他,能被苏老先生带在身边见客,苏明月必有过人之处,因此他详细解释,“我刘家,在本朝已有36家分店。此处在镇上开张的,是第37家分店。”
“刘伯伯好厉害。”苏明月鼓掌到,“那我们不要一百两银子,我们只要一百本书。最好是近年各地的科举时文,其余诗歌文集、奇谈怪论亦可,只要我们苏家要的都算一本。超过一百两,我们自付。刘伯伯你看如何?”
“好,我赞成。”苏祖父拊掌叫好,读书人最爱这等风雅之事,谈钱就俗气了,“刘家主你不知道,这清凉膏是我孙女倒腾出来的,如今用在读书人身上,与书相换,甚雅甚好。”
“此法极妙,”刘家主亦笑道,“只是一时半会之间,凑不齐苏家需要的一百本书。”
“没有关系,我先把秘方写给你们,我相信刘伯伯你不会骗我的。”苏明月狡黠一笑。
“有魄力,”刘家主拍好叫好,又到“只是这37号分店是小儿接手的第一家分店,不知道苏二小姐敢不敢与我儿签订合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