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卫婵沅点点头,“记得。”

秦善道:“那秦修将军呢,阿沅可还记得?”

第112章 身世

卫婵沅思索片刻, 想起似乎在秦善来卫府之前,晟朝是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不知为何这位将军被问斩了,全家流放, 但在流放途中, 又被全部诛杀。

“似乎是有这么一位将军。”

秦善眼睫微颤, “他是我的父亲。”

父亲。

那秦善就是罪臣之子,卫婵沅这才明白过来, 为何爹爹和哥哥要避讳让自己知道秦善的身份。

“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 ”秦善继续说道,“两个哥哥已经能同父亲征战疆场时,我才刚刚学会骑马射箭,在我以为自己今后能像他们一样精忠报国的时候, 爹爹被冠以通敌叛国罪, 全家流放, 继而被杀,我被护在母亲怀中活了下来。”

“我记得你爹爹赶来时,刺杀我们的人已经都走了, 母亲尚有一口气, 将我托付给了他, 之后我被带回了卫府。许是父亲常年征战在外,母亲又性格清冷,不喜同那些朝臣夫人交往,所以,也没有多少人见过我,这才没被发现。”

“阿沅,你还记得, 我刚来卫府时,两年都不曾外出过吗?直到慢慢脱了稚气,变了些样子,你爹爹才敢让我出府。那个时候,你出去总给我带好吃的好玩的回来,每次见到你出门回来蹦蹦跳跳来找我,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了。”

她记得了,那时候爹爹说秦善生了病,不能出去,她竟然也就相信了,每日在院中练习武艺的秦善是真的生了什么奇怪的病症。她感觉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给秦善递上一杯茶水。

秦善抿上一口,继续说道:“我那时虽年纪不大,但也懂得一些事情了,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常常教导我和哥哥们要练好武艺,读好兵书,精忠报国,试问这样一个忠臣如何会通敌?”

“在流放的路上,父亲对哥哥们说,他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从营帐里翻出的邻国皇子令牌他根本就没见过,更不知为何会出现在那里。”

“想要弄清楚当初究竟是怎么回事的念头从来没有消亡过,这几年我一直在暗中查找当时的线索,可当初很多父亲的老部下因为受到牵连,几乎都离开了军营,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试图通过找到他们,了解当年的真相。”

“之前去浔州,由于贪墨之事被中途截断,前段时间又有了消息,于是我又去了,这次找到了当年父亲身边的林副将。”

讲到此处秦善感慨万千,当他站在林副将面前时,老人握着他的手,十分激动,说自己和之前的老将军面容相似,一时想起了年轻时的许多事情,老泪纵横,无语凝噎。

“林副将说他不相信父亲会投靠邻国,肯定是有人陷害,但苦于没有证据,但在心里却早已认定是皇后母家关家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