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夫人,你是没看到那苏夫子的模样,一听我愿意为他带信,高兴的快要疯了。

温淑琳也听的跟着发笑,好了,好了,你别这样在背后说人家。

柳眉察言观色,是是是,不说那姓苏的穷书生了,待会儿夫人该心疼了。

这丫头,越发胆大了,温淑琳无奈,只能将她支开,柳眉!快去厨房看看,今日吃什么?

柳眉又笑了起来,好,我这就去,不打扰夫人看信。说完还别有深意的看了那信封一眼。

温淑琳视线落在那封皱巴巴的信上,不知的怎的,想到那日山上他安慰她的样子,心中一动,拿起信拆开当真便看了起来。

信封外头一片空白,想来是怕万一落到别人眼中横生枝节。

温淑琳勾唇一笑,展开信纸,见字如见人,苏永文长得不差,一手行书写的也好,温淑琳自小爱写字,只觉得赏心悦目。

上书第一行便是,温姑娘,见信安好,后面又写道:莲峰山一事,是苏某之过,苏某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万望姑娘放心

温姑娘大义,甘在夫家守孝三年,照顾继子周全,苏某心中只觉欣赏,苏某等得起

在后面,生怕温淑琳看不见他的一片真心,便是又将自己家中的情况一一写与温淑琳知晓,家中虽只余寡母寡嫂和小侄,但胜在人口简单,母亲与嫂嫂都是好相处的人,温姑娘若愿意给苏某一个机会,苏家必不会负了温姑娘

落款则落的是他的字,苏永文,字留青,苏留青。

苏永文大考便在明年,就算名落孙山,好歹也是一名正儿八经的举人,却丝毫对她没有偏见,甚至甘愿等她出孝。温淑琳看完,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想想以往谢志清写与她的那些不切实际的风花雪月,在看看苏永文写的全是以实俱来,以及将来的打算,两相比较立见真心。

只是她心中还有一事担心,于是她提笔回了封信,大意便是,结亲乃是结两姓之好,结的是你情我愿,而不是为一己责任与恩情,夫妻恩爱才是维持婚姻的长久之道,以此委婉的拒绝了他。

柳眉下午去接阿旭时,苏永文依然等在书院门口,只是一见她,人就有些紧张。

直把柳眉看得有些哭笑不得,笑着安慰她:苏夫子不必紧张,我家夫人有回信。不过

柳眉也是故意吊足了他胃口,才道:信中主子写的什么,是何意思,我便不知了。

苏永文紧张的的心终于松了些,向柳眉拱手作揖道了个谢,等回到家中才敢将信拆开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