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私塾学堂众多,季林钟寻的同窗好友所在的那家不大不小, 束脩的费用也在家中能承受的价位之间, 最关键的是书院所处的位置还不错,离他们如今的住处没多远。
只是已经错过了开学招收学生的时候, 好在季林钟同窗与书院院长的关系尚可,引得他去自见了院长。
在得知季林钟也是这一届的考生后便考校了他,见他有些真才实学,颇为欣赏便点头允了此事。如此一来,阿旭进学的事便算是定下了。
除了束脩六礼,每日的饭食钱与笔墨费、书本费都是单独的,这一切全由季林钟安排好了,温淑琳没费半点心,只负责每日的接送便是。
除了前几日刚去书院时,阿旭哭闹了两回,后边习惯了反而渐渐喜欢上了书院,也不再排斥。
温淑琳每日的生活便成了早上起来送阿旭读书,又回到家中睡个回笼觉。午饭季林钟很少回来,阿旭又是在书院食堂用饭,家中便只余她一人。到了下午,她午睡醒后便与柳眉又闲逛着去书院接阿旭。
书院在西大街上,除了书院的学生与夫子,闲杂人等一般都不能进入。此时正逢散学,在门口等着接人的人群将书院大门围了起来。
温淑琳难得去与人挤,便寻了书院对街的茶水摊子坐下,撑着下巴悠闲的望着书院大门。
阿旭出来时是与新来的夫子一路,老远就望见娘亲,便兴奋的指了指温淑琳那个方向,娘娘来接我了,夫子再见。
夫子顺手看了过去,见竟是心中记挂之人,心里一阵激动,也跟着行了过来,微笑着作揖,季夫人,多日不见可好。
尚好。温淑琳福了福身算是还了个礼,见他从书院出来,也是奇怪便问:苏公子怎的在此处?
阿旭替他说道:苏夫子在教阿旭读书。
温淑琳更加奇怪了,这离科考还有几个月,苏公子如此分心怕是不好。
苏永文也不恼,反而觉得她这般提醒自己,还真是心地善良,处处为人着想,微笑着解释起来:季夫人所言甚是,只是在下进京寻亲不顺,如今身上银钱不够,只能出此下策在这书院兼职教书。
温淑琳听的有些微微脸红,原来如此。是我误会了,还请苏公子见谅。
不敢。苏永文抱了抱手,见她浑身素净,头上只带了一朵淡黄色绢花,暗自猜想莫不是送与她的礼物不喜欢,便直接问道:那日送珠钗,夫人可是不喜?
问完后,又觉得有些唐突,脸上立马红了起来,不敢再看她。
温淑琳全然不知,愣了愣反问:什么珠钗?
苏永文这回也跟着愣了愣,没料到她根本没收到,才结结巴巴的说了起来,想是想是季兄太忙给忘记了。
苏永文偷偷瞧了她一眼,有些舍不得移开,中秋那日没想到会遇上夫人,只来得及原物奉还,没提前准备好谢礼。前些日子上门来拜访时,苏某特意准备了一支珠钗托季兄转交给夫人。
温淑琳听完也没多想,文人讲究知恩图报,不喜欠人人情,既是人家的一点心意,也不好拒绝,原来如此,那定是小叔太忙给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