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学校停学了。

张月灵也穿上工人的衣服,在口罩厂里面帮忙生产,他们这儿没有什么疫情,但外面很多地方的人正处在恐慌和焦急之中,每多生产一个口罩,对于外面的人来说,就多了一份安全和希望。

吕梁对于这一次坚守岗位的工人也是很大方的,比之前的工资再加百分之五十。

这样下来,大家干劲十足。

一直持续到7月份,口罩厂的生产任务才没有那么紧张。虽然不断地向外界捐赠物资,口罩也没有怎么涨价,但因为生产的量实在是很大,薄利多销,吕梁在这段时间里面,也赚了不少钱。

他把之前两个银行的贷款全部还掉了。

不仅如此,还收获了好名声,原来的晶灵口罩厂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口罩厂,虽然规模大一点,但和其他的口罩厂比起来也没有什么两样。但因为这一次疫情中晶灵口罩厂被很多的报纸和电视台争先报道,群众知道了有这么一家不贪图个人利益,有社会责任感的口罩厂。

很多医院在选择口罩供应时,也会优先考虑晶灵口罩厂。

所以在口罩需求逐渐饱和的情况下,晶灵口罩厂依旧一骑绝尘,得到十分良好的运营。

晶灵防护服厂也开始有订单了,一开始都是亏着钱吆喝的,上个月终于扭亏为盈。

早在疫情爆发之前,吕梁就和孟鹏光旁敲侧击提醒了好几次,孟鹏光其他的不信,他就看吕梁口罩厂的发货量,还有订单来源。

心里面就知道事情不是他从新闻里面看的那么简单。

所以很早就开始了防疫工作的布置安排。

这一次,盛市和附近的月市都有发生感染案例,只有周市一个感染者都没有出现。省里面重点表扬了周市的防控工作,孟鹏光一时风光无限。

这也让他清楚地感受到,吕梁,似乎是一个很有能为的人,并不是简简单单开口罩厂的小老板。

重新定义一个人,就能够看出其中很多不同。孟鹏光给吕梁打电话的频率明显比以前高了不少。每一次吕梁说的话他都认真地听,仔细推敲验证,发现其中不无道理。

果然,高手在民间。

所以在吕梁提出要建设胶囊厂的时候,孟鹏光直接划了一块500亩的地,就在离口罩厂大概一千米之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