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做个孤独的思考者吧。

对于这一点,张月灵一开始的时候担心极了。吕梁劝了好久她才没有再关注这个事情,你自己家的女儿不合群,也是蛮苦恼的事情。

好在除了不合群,其他没有太大的毛病。不然张月灵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希望下学期开始念小学了,她能够交到朋友吧。

放假倒计时的时候,时间过的特别快。一眨眼就到了开学的时候了。

吕梁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开发区。张月灵在开学前一天到学校去递交了材料。受到了小学校长的热烈欢迎。

乌发小学学校规模并不大。每个年级就开设两个班级。一个班级大概三十几个人。张月灵之前华容小学,那一个班级要将近60个人。没有办法,盛市外来务工人口很多,学校十分紧缺,这个时候还没提出”小班化”这个概念,班级里面能多塞一个人算一个,原本一个班45个人,各种关系户塞进来之后,就将近60个了。

再加上,张月灵在盛市当地也算是名师了,她教的成绩一直很好,很多家长都听说过她的名字,都找关系要把孩子送进她的班级,所以她的班级每次都比别人的大班。

吕晶马上要上一年级了,乌发小学的师资,真的不咋样。整个学校16个老师,老师的人数其实不算少。

但这16个老师里面,有三个老师是代课老师,不是说歧视代课老师,但这里的代课老师吧,是真的水平不咋样,其中一个是师专毕业的,两个是高中毕业。

都是20出头的年轻人。这个时候的师专,已经不像张月灵那个时候,是成绩好才能上,现在的中专,已经不分配工作了。是成绩实在不行,考不上高中,才去读中专的。

那两个高中毕业的代课老师,是考不上大学,才来代课的。

现在的大学已经慢慢开始扩招,他们两个其中一个复读了两年,还是没有考上,可见不是特别能读书的料子。

其他的老师,有的水平还行,有的是却不咋样。他们农村小学,说句实在话,升学率方面的压力并不大,工资不高也不怎么和教学成绩挂钩,大家教学动力都不足,很多人抱着混日子的心态,有课就来上,没课就回家忙活。

吕梁告诉张月灵,他们学校里面的老师,家里面有自己包鱼塘的,有种蘑菇的,有开电器店的,还有做馒头的……

副业是比教师这个主业要搞得好。

第七十三章

张月灵听完之后有一些些怀疑人生。

吕梁倒是觉得很正常, 每个人都是要生活的。教师工资待遇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到周市的农村。现在这里老师的工资如此的低,物价却又不断的在上涨。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自然而然都会想方设法的通过其他方式赚更多的钱。

不然房子怎么盖?孩子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