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则这边,还不知道自己的长子,已经被黄忠砍了。
他见楚军军营陷入乱战,立刻把握机会,带着城内的部队,从北面撤出,追上提前撤离的苏怡部人马,急急忙忙退向北面。
黑夜之中急行军,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楚军这边,在发现商城曹军异常后,就做出了安排。
霍峻率领本部人马,也在绕路赶向北方。
虽然路程较远,但紧赶慢赶,还是在半路上追上了曹军后卫部队。
黑夜之中,双方一场乱战,曹军这边不知道楚军有多少埋伏,只知道左右各处,都有楚军埋伏杀出。
苏则个性果决,他立刻下令后卫部队死战。
而他自己,则带着三万人快速撤离,完成了断尾求生。
“为了国家大事,总需要有人牺牲,他们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吧。”退到蓝田的苏则,只能这样自我安慰。
“父亲,大哥什么时候回来。”
苏怡清点完人马后,发现自家大哥的部队,一个人都没有回来,他心中有了不祥的预感。
“整顿好部队即可,别的不要多想。”
苏则拍了拍儿子的肩头,并没有过多的言语。
但想了想,说道:“给长安的杜挚和仓慈二位大人发消息,就说我军已经退到蓝田,还请他们准备好接应。蓝田这边,我们尽可能拖延一段时间,再退回长安。”
“父亲,这蓝田小县,又能守住多久,不如我们直接退回长安吧,或者直接东去潼关,借潼关地利优势防守,避免长安和洛阳之间,被楚军切断联系。”
其实苏怡也是在找借口。
现在长安守将杜挚和长安令仓慈二人都是文官,只有苏则有带兵作战的能力,所以才率领部队出来阻击楚军。
他们二人,则是在长安城内,组织世家的仆从,富商的护卫,城内巡逻的衙役,甚至直接拉壮丁,组成部队死守。
但在他苏怡看来,若是没有朝廷派出来的援军,这长安即便是城墙高大,也绝计是守不住的。
现在他父亲率军出来层层阻击,已经为朝廷援军,赢得了时间,现在也可以功成身退,回到比较安全的位置去了。
这一点,苏则自己也明白。
到了蓝田,他也得到了贾逵和司马懿率主力部队南来的消息。既然如此,他真可以再退一退的。
“大都督军令!”
正在这时,一传令兵,带来了贾逵的军令。
“令,长安军司马苏则,死守蓝田,若无军令,不得后撤。朝廷大军,自有奇谋破敌。”
听到这条军令,苏则内心,无奈地叹了口气。
但表面上,他依旧拱手领命。“喏。”
等传令兵离开后,苏怡忍不住说道:“父亲,朝廷大军有奇谋破敌,那时候,我们也可以率军杀出,掩杀楚军吧。”
看儿子如此激动,苏则只能微微点头。
但他却知道,所谓奇谋,多不可靠,多是弄险谋划,且难以成功。
而且在他看来,这次士颂又是以堂堂之阵来攻,兵士数量,粮草辎重,武器装备,全面占优。
朝廷大军那边所谓的奇谋,可能不过是绕到楚军背后,奇袭楚军粮草补给。然后关中各城池,关门死守,逼退楚军。
当然了,若是朝廷大军那边,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信息,或许才是翻盘的关键所在。
几日后。
返回正面战场的士颂,率领楚国大军逼近蓝田。
他自己也弄不明白,为何苏则就这点人马,也要层层阻击。直接退回长安,依靠长安坚固的城墙死守不好吗?
“主公在担心,曹军有诈?”徐庶看士颂的表情就知道,自家主公心里有想法。
士颂微微点头。“贾逵,司马懿率领五万战兵来援关中,又得曹丕放权,号令关中诸路人马。那贾逵也就罢了,虽是老将,但能力不过中规中矩。”
徐庶笑着说道:“只是主公担忧,那司马懿,颇有才华?”
“司马懿其人,在河内司马家,也算是颇有才名,后来被曹操看中,屡次征辟,才得以到曹家效力,曹操把他丢到曹丕身边,本就是存了让他日后辅佐曹丕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