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场成本极大减少。”
“还会催生和农场配套的产业,比如农产品的销售,加工。”
“沙漠被改造后,还会附带很多产业,比如旅游等产业。”
“到时候官府会成为主要投资者。”
“那时候的生活也许是这样的。”
“一个人一个月工作一周,然后就可以去高原度假,去都市体验最新科技,去游玩全世界各地的游乐场,去沙漠体验沙海,骆驼,绿洲,沙漠农场。”
“每年定期去参加沙漠改造活动,就像植树造林一样。”
“还可以来沙漠农场参观,游玩。”
凯瑟琳怀疑。
“这可能吗?”
杨启航很肯定。
“现在高铁的速度已经可以达到500公里了。”
“未来我们的运输工具甚至可以达到2000公里每小时。”
“也就是说,我们从大夏的东边到西边,只需要几个小时。”
“你说,有了这个速度,你还愿意一直呆在一个地方吗?”
“尤其是有大把时间的时候,今天在京城,明天我就想去海边,后天我就想去沙漠。”
“越是独特的气候环境,越能吸引人。”
“沙漠就是其中之一。”
凯瑟琳还是不相信。
“那要多高的工资才能养出这样的消费力。”
这是个问题吗,不是,根本不是。
“刚才不是说说了吗?一个人就可以建造一个万亩农场,一个人就可以运营一个万亩农场。”
“一亩地一年挣五千,一万亩就是五千万。”
“工资给发一百万一年吧,不多吧,一百万完全可以支撑这样的生活吧。”
凯瑟琳。
“农场建造的费用,运营么费用,都不需要钱吗?”
杨启航。
“大部分都是机器制造的,要用多少钱?”
凯瑟琳,
“机器不需要钱吗?”
杨启航。
“机器是机器制造的,要什么钱?”
凯瑟琳。
“材料钱,专利费,这都要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