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些追求者本身是无辜的,所以这一次,她没用以往常用的最终手段,而是通过其他渠道,摧毁那些追求者的事业,以此阻止妹妹的相亲。
佚名作为一名读者的视角中,只能看到苏薇雨的主观描述。
她说苏月也不想相亲,她并不渴望婚姻,更对那些男人没有兴趣,她只想要演戏,并且觉得,即使独自一人,一辈子就这么过,也绝不孤独。
在佚名看来,这更像是苏薇雨精神进一步失常,对妹妹的掌控欲增强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到了误判妹妹的自主意愿的程度。
他觉得这是苏薇雨为了增强自己存在的意义,将自己本来就毫无效果的陪伴放大到了离谱的地步,想要将自己的人生与苏月整个绑定在一起。
但不知为何,佚名也有种隐约的感觉,苏薇雨的心理或许还有另一种解释。
人生继续推进着,最终事态还是迎来了无法挽回的变化,当苏月的相亲越来越频繁,当她被接连不断的追求者搞得身心俱疲时,苏薇雨在一天夜里迈出了第一步,于是第一个牺牲者出现了。
年幼时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在苏薇雨28岁时,开始逐渐瓦解。
她开始尝试着影响社会,但在短短几个月的社会实验后,苏薇雨厌倦了,她轻易窥见了自己所能达到的极限,答案就是没有极限。
她甚至飞了一趟西亚战乱地区,几天就将战争平息了。
虽然第一线的人员都声称这种事完全正常,没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但远在欧洲的幕后操手通过派遣记录,却能清晰看出一个非常恐怖的规律——
一次她就厌倦了,然后转而全身心投入到了苏月的演艺事业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