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诸国纷争,早在若干年前,秦唯则就该坐上天子的位置。
而此事还要追溯到几十年前,那时大晋与南楚的关系并未恶化到今日局面。
为了平衡两国势力,南楚与大晋要将两国的皇子送到对方的皇城做质子。
晋国当时被选定的皇子除了逍遥王秦唯则,就是元帝秦唯昭。
两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与秦唯昭相比,秦唯则更有做储君的资质。
他能力非凡,又有治国之道,无论先帝还是大臣,皆对此人连连夸赞。
也因为秦唯则过于优秀,南楚竟然点名要让秦唯则成为质子被送去那边。
不管秦唯则是否愿意成为质子,他都得为了朝廷远赴南楚。
就是这段小插曲,让即将被封为太子的秦唯则,错失了成为晋国天子的大好机会。
当秦唯则历经千辛万苦从南楚回来时,先帝驾崩,无心皇位的秦唯昭,也就是元帝,被迫坐上了那个位置。
秦唯则嘴上不说,心中又岂能不恨。
元帝对兄长也很愧疚,甚至在兄长回来后,想着要把到手的位置让出去,被以姜政言为首的一众大臣严加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