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严栀喜欢吃的,她都尽可能的满足了。
严栀没有接,小声道:“妈,这些怕是不够,如果长安可以做复建的话,得交上三百块钱。”
“这么多?”顾母震惊。
严栀连忙解释:“这三百块是一个疗程的,就是要一次性的交。”
顾母点点头。
虽然是一个疗程,她还是觉得多了。
不过,长安的腿能好,也值得了。
严栀又继续道:“而且,我这也一个月了,也需要去做个产检。”
想到这花钱如流水,顾母还是挺肉疼。
见顾母不说话,严栀便又道:“这次就给长安做检查吧,我就不做了,上次做挺好的,这次不做也没有关系。”
“那哪儿行,你这头三月是最关键的。”顾母当即反驳。
“这检查也要不了多少钱,只是现在家里没有这么多。”
这也是顾母为难的点。
钱没了,可以再挣,儿子和孙子那是大事。
严栀想了一下道:“要不这样,妈你明天陪我们一起去,带上折子,到时候去取一些。”
“也行。”顾母应下。
折子交给严栀,她还是不放心。
长安又不方便。
加上这用钱的时候也多,也是要去取一些回来放着。
商量好后,一大早,顾母便做好早餐,与严栀和顾长安吃过后,就叫了一辆三蹦子去了城里。
顾母去取钱。
严栀和顾长安跟着。
八零年代取钱,都是上柜台,由人工清点。
而且那时存款,都是一条银行盖章的条子。
多的才会有存折。
毕竟八零年代才是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家家户户条件并没有那么好,能存上钱的,也是少之又少。
多数是放在家里藏着,用的时候拿出来。
所以业务少,银行机制也没有那么完善。
不需要人脸识别,不需要身份证件,甚至连密码都不需要,只要你有存折,便就可以取。
严栀一直在旁看着顾母操作。
她没有想到,竟然这么简单,连密码都不需要,一抹窃喜是一闪而逝。
顾母取好钱,给了严栀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