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忍不住摇摇头,这些孩子真是疯了。
【我昨天在浴室洗澡,不知道哪个缺德玩意。】
【故意偷用我沐浴露,要是用的少就算了。我也就计较了。】
【这个这个缺德的,连偷带拿,我的新开封的沐浴露,直接少了一大半。我真是服了。】
(用户:啊...这。我寻思也不是饥荒年间,沐浴露有什么好偷的。买不起贵的就买便宜的呗。实在没有钱买就别用呗。)
(用户:我带着一堆护肤品去洗澡,不知道那个缺德吧,把贵的洗护用品全给我偷了,作案金额都上千了。我说不还回来我就找导员报警了。结果晚上偷偷给我送回来了。)
三国。
曹操心想,这些人怎么净干这些偷鸡摸狗的事。这种人居然还能上大学读书,看来人品和学历真是没有关系。
明朝。
朱元璋对大学生的滤镜破碎了。他原来以为大学生都是天幕说的那些天真大学生。
没想到大学生群体里面也有老鼠屎。
宋朝。
苏轼心想,这些人家里很穷吗?就算是很穷也不能去偷人东西。做人人穷志可不能穷。
秦朝。
秦始皇心想,后世惩罚偷窃的措施一定是太轻了。这要是按照秦朝偷盗的措施实行下去。后世偷盗的人肯定不多。
唐朝。
李世民一脸不解,后人偷盗的罪行,难道没有惩罚措施吗?这些后人居然敢明目张胆的偷盗。
难道大学生身份是他们的保护伞么。
清朝。
雍正心想,这些孩子算是完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小小年纪就开始偷盗,以后的人生算是完蛋了。
(用户:偷外卖的才是真恶心,自己不点外卖,偷别人的外卖吃。他知道这对一个在图书馆学习一天,饥肠辘辘的人来说,是多么致命的伤害吗!)
【家人们这个沐浴露被偷的事,我是不会就这样算了的。】
【我已经买了荧光粉了,我倒要看到底是那个人,手爪子这么欠。】
(用户:可是他都偷偷拿了一半了,万一他这次不用了,荧光粉岂不是白买了。)
(用户:一般这种人看见沐浴露还在那,可能还会偷偷用。)
(用户:放个屁股,有后续欢迎大家踢我。)
【我又把沐浴露放在明显地方了,他最好忍住别用。】
(用户:笑发财了,这人可千万要偷偷用沐浴露,不然我就看不了好戏了。)
秦朝。
秦始皇心想,这个后人还算是聪明的。他还以为偷用沐浴露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没想到这个人居然还有后手。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说道,“这人心思还挺活络,朕还没有见过,会发光的人呢。”
三国。
曹操心想,这个后人是可塑之才,这天幕看的他心情十分痛苦。
就该反击,给这些贼人颜色瞧瞧。这种窝囊气,他们才不能默默忍受着。
唐朝。
李世民心想,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后续结果了。
就连魏征也一脸好奇的盯着天幕,十分好奇后续结果。
试问谁能不爱吃瓜呢,就连古人也是不能免俗的。
【家人们结果来了。】
【当事人注意每次进出浴室洗澡的人,结果熄灯后,根本就没有室友在发光。】
(用户:难道是小偷没有用吗?白期待好戏了。)
(用户:宿舍每一个人都去洗澡了吗?是不是走漏风声了,被小偷知道了。)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一脸失望,白期待后续结果了,没想到这个小偷居然没有用。
唐朝。
李世民十分好奇,这小偷居然能忍住不偷用沐浴露,莫不是小偷偷用了沐浴露,但是荧光粉不好使。博主买到假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