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食物中毒

(用户:云南中毒的人比较多,我理解是吃野生菌吃的,但是为什么山东食物中毒的人也那么多?难道山东人偷偷跑到云南去吃菌子了?)

(用户:山东同胞你们,你们快说说,你们是不是去云南偷吃菌子了。)

(用户:本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我家会吃发芽的土豆,半生不熟的豆角,还有长毛了的馒头。这些食物在我妈眼里热热都能继续吃。试问我们中毒率不高,谁中毒率高。)

(用户:我家也是天天吃剩菜剩饭,上次菜馊了我妈加点醋炒了炒,然后又端上桌子了。最重要的是我吃了这么多,我也没有出事。我身体素质已经被我妈锻炼出来了。)

宋朝。

苏轼心想,这孩子家里条件挺困难啊,饭菜都馊了还吃。这也太节省了吧。

苏轼原本还以为,后人在吃穿用度上,都不会亏待自己的。没想到这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秦朝。

秦始皇心想,这也太会过日子了,这要是身体真出点事,后悔都来不及了,后人怎么会这么糊涂。

三国。

曹操心想,这人妈妈莫不是天才,土豆片算了,居然加点醋重新炒一下。

山东人食物中毒可真惨,人家云南人食物中毒至少还过了过嘴瘾,吃到了好吃的。

(用户:发芽的土豆真的不能吃吗?我一个东北人,我妈也是这么做了, 我都吃了二十来年了。一点事没有。)

(用户:就这么说吧,我们家没有一天是不吃剩饭的,而且在我们这儿根本就没有食物中毒这一说,只要你不口吐白沫,那就可以继续吃。肚子疼、喘稀、胃疼这都是小病)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一脸疑问的说道,山东人为何这么节省,难道山东人很穷吗。

秦始皇刚说完这句话,又觉得十分不合理,后人怎么可能吃不起饭。这些山东人莫非是骨子里就有着节省基因。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说道,这些后人还真是活的又精致又粗糙。主打一个能省则省。

宋朝。

苏轼一脸不解,既然都天天吃剩饭了,那为什么不把饭少做一点。这样既不天天用吃剩饭,顿顿还都能吃到新鲜的食物。主要是也不用担心对身体有害处。

(用户:我感觉我能活这么大,已经是十分不容易,土豆那芽长得都都要有我手指头高了,我妈还把它和豆角一起炒了,结果豆角还没有做熟。我连续上吐下泻了整整三天。)

(用户:我妈自己腌制的咸菜,已经快要一年了,我家餐桌上还顿顿都能看见他。)

(用户:楼上这玩意可不能吃啊,小心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啊。)

(用户:我家冰箱里还有前年的月饼呢,我妈也没有舍得扔,这东西对于我妈来说,根本就没有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吃了的一说。长毛的馒头都能吃,更何况是过了保质期的月饼。)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说道,这些孩子的父母一定从苦日子过来的,要不然也不能这么节省。只有苦过了,才害怕吃不上饭。

朱元璋心想,吃不上饭那个滋味,他现在都没有忘掉,那那种饥饿的到半夜,完全睡不着觉,醒来也只能喝一口水充充饥。

(用户:我家馒头上次发霉了,我妈把发霉的地方揪掉了。但是热馒头热的太多了,又发霉了,我把又把发霉的地方揪掉了,然后和菜一起炒了吃了。我劝过我妈好多次,这东西有毒,不能乱吃的。我妈不相信。)

三国。

曹操心想,这妈妈还挺执着,馒头都二次长毛,居然还不扔掉。

(用户:我海鲜过敏,然后我放假回家,我妈又给我做了一盘海鲜,吃完差点把胃吐出来。后来才知道这个海鲜是我开学前的了。)

(用户:我家肉馅有味了,我妈加了点水,然后晚上赶紧做了吃了。吃完我就串稀了,我们一家串了一天。)

(用户:怪不得山东是考公大省,敢情你们这意志都是从小就磨炼出来了。)

(用户:我妈眼里,没有不能吃的食物,只有不会做食物的人。)

宋朝。

苏轼心想,也不用这么节省吧,把身体吃坏了,也不值当啊。

明朝。

朱元璋心想,这山东人还挺难杀,都食物中毒这样了,还能长这么大。

马皇后一脸心疼,这些孩子能长这么大,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