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孙正仿佛透过魏铮琥珀色的眼眸瞧见了他心里的疑问。
“若一定要将大雍朝交在李慎这样的人手上,我宁可新一任帝王是你。”
孙正想,魏铮靠着一己之力在西北抵御了鞑靼们的侵袭。
因为魏铮英勇又勇敢的行为,才护住了许多西北百姓们的性命。
况且他在只有一点点私兵的窘迫情况下,能想出策反鞑靼奸细的法子。
可谓是有勇有谋。
让这样的人成为大雍朝新一任帝王,才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如此想着,魏铮便道:“我不能这么做,若是父亲在天之灵知晓了,岂不是会骂我忤逆君王?”
孙正却笑道:“君子论迹不论心,你这么做是因为李慎太过不堪,而本朝也实在没有可用之人。”
若魏铮能成为新一任的帝王。
起码往后孙正等人不必害怕皇帝们向鞑靼投降。
“是,孙大人说的话也十分有道理。”
一个沉默许久的文官突然开口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若无人可用,便不必在意什么出身。”
“是了,你有雄韬武略,将来只要怀着为国为民的心思,就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孙正在这些清流文官里拥有一呼百应的威望。
他一说话,其余的文官们便立时追随着他:“是了,我们才不在乎什么血统,我们只想要国家安稳,让这个社会海晏河清,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至于是李慎,还是魏铮登上帝位,都不在这些文官们的考量范围之内。
听了这话,魏铮沉寂许久的心终于有了些松动。
他想,若是能成为帝王,是不是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也能享受至高无上的荣耀?
自己的父亲为了西北百姓们辛苦了一辈子,到老了,却连半点荣耀都没有做到。
若可以……
魏铮的沉默已给了孙正答复。
孙正听后,只道:“你也不必在短时间内回答我,多思考一会儿也行。”
魏铮沉默之后,忽而眸光坚定了起来,只道:“我已经想好了,就按照你说的去做。”
孙正很意外,只道:“你可想好了,只要走上了这条路,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我想好了。”魏铮无比笃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