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护世是天神,庙里的四大金刚就是护世天神。是欲界天中层的四天王天的天神,我们这个地球世界就受他们的保护。譬如韦驮菩萨,相传就是四天王中南天门毘沙门天王的一名天将,他是在中国唐朝时始为人所知。当时有位禅师在终南山上坐禅,一时陷入昏沈跌下山崖,被护法天神托住而没摔死。禅师叩谢,请求天神现身。天神现身自称是韦驮,禅师把韦陀相貌描真绘下,才流传于世。在我们这一个贤劫中,一共会有一千尊佛出世,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出世的佛。韦驮菩萨是发了愿,将会是贤劫一千尊佛当中,最后一位出世的佛。
上面说了维摩居士成就的功德,无论他处在哪里,在哪一行里,都是第一流的圣者,都能够领导他人。他是我们在家出家的人,也是儒家所讲的「化民成俗」,教化民众而变成社会的一股风气。维摩居士不但做到对世间人「化民成俗」,还能教化天人。我常用一句俗话来说笑,人家问我多大岁数?我说“逢人大一岁”,地位呢?是“逢官高一级”,至于作人,则是“见人矮一辈”,作到了这样,就是维摩居士了。下面开始是进入《维摩诘经》的正题了。长者维摩诘,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众生。”维摩居士修成了前面所说的,以无量无数的方便法门,充分地利益一切众生。
“其以方便,现身有疾。”但是维摩居士生病了。佛为了解脱生老病死而出家,以维摩居士这样一位居士如来,虽是古佛化身,成就如此之大,结果还是有病,这佛法怎么去学?不但维摩居士,连释迦牟尼佛到八十一岁入涅槃,寒风发背,生病而死。怎么寒风发背?佛年轻的时候在雪山修苦行六年,现在要你们打坐时身上披盖好,佛当年可没有这样的设备,所以成了宿疾。佛有一次这老毛病发了,叫弟弟阿难去化缘,要酥油来熬药。阿难去到家里化缘,被骂了一顿,本经后面会讲到。我们众生有病,为什么诸佛菩萨也不能离开病?这是个大问题,是个话头,要去参。
我们看佛经,佛与佛见面时会彼此问询;“少病少恼否?众生易度否?”可见,成了佛在现身时免不了病,也免不了度众生的烦恼。众生不容易度是当然的,有时度得佛都要生烦恼。有些人写信问候我:“少病少恼否?”我看了真啼笑皆非,我又不是佛,你也不是佛。
“以其疾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诸王子,并余官属,无数千人,皆往问疾。”因为维摩居士有病,消息传来,从国王到各界人士有好几千人,都去探视。那个时候整个印度没有多少人口,这么多人去看他,那是轰动了全国。可以看到维摩居士道德学识的威风之大。
“其往者,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对前来探病的众人,维摩居士以生病作机会教育、教化大众。下面,讲讲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
“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维摩居士怎样说法呢?我们可以想象他躺在病床上,向来探病的人说,诸位,我们这个父母所生的肉身是不会永恒存在的,而且不坚固,脆弱,很快就会坏掉了,不要信赖这个身体。
由这句话我们反省一下,大家打坐修道搞气脉,求健康长寿,都是在信赖这个身体。以为是在修道,已经错了,非正见也。“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看看自己年轻时的照片,那个你、三年前的你、去年的你,早就死了。我们觉得活着,其实那个你一天一天都过去了。这个肉体的我,不是真我。
“为苦为恼,众病所集。”痛苦的根本,烦恼的根本。我们所有一切身心的痛苦,都是因为这个肉身而来。佛经上说过,我们一生当中所可能患的痛,以大类算,有四百零四种,因为地、水、火、风这四大,每一大所发生的痛,各有一百零一种。同样的意思,老子的表达是:“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他说,诸位,真有大智慧的人,不会怜惜爱护这个身体。失掉父亲叫无怙,失掉母亲叫无恃。这不是叫你自虐身体,而是不要姑息它。我们对身体愈不姑息,它愈健康,听起来很奇怪,但确实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