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他深刻意识到,弱国无外交!
但他什么都改变不了。
如果他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在看到这一切的话,他会为这个国家而骄傲。
但他是大清的使臣,他的一言一举代表着大清,他爱自己的国家,眼前的一切只会让他感到一阵心酸,为这无力改变的现状而难过。
他还记得当时的M国记者问的问题,“阁下,您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中什么最使您感兴趣呢?”
什么最感兴趣?
他对当时M国的一切都感兴趣,各种洋枪炮弹,即使在台风的侵袭下依旧伫立不倒的高楼大厦,在大清他们是无法做到的,他们没有电,也没有电梯配套,他们只有战争带来的伤痛,鸦片侵蚀了百姓们的身体,将他们变成了瘾君子。
多少的真金白银,无价之宝被掠夺。
他们的发家史,就是大清的血泪史!
带不走的就烧掉,砸掉,历经几代才建成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最后被付之一炬,这是这个民族最深的伤痛。
他很敬佩西方的平权思想,没有那么深的阶级固化,同样也不像大清男尊女卑,只有男孩子才被称为孩子,这里的贫富差距也没有那么大。
大清也曾经是在站在世界顶端的国家,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落到了这种地步?
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