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现在也知贾敬的直爽性子,最不喜推诿。
“这才是正理,我又不是送给你,你怎么好替我外甥女拒绝。况且也没多不容易,那观主爱好古董,我与他换的罢了。”
贾敏笑道,拉着黛玉道:“玉儿,快多谢舅舅。”
“玉儿多谢舅舅。”
贾敬点头,问道:“外甥女儿单名一个玉字?”
林如海摇头笑道:“乳名黛玉。”
“黛字?有何出处?”
“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里头有一句: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幽缄倘相传,何必向天台。我家几代单传,嫡支只我这一脉,求子多年也只得了一个女儿。
只是得了这个女儿,便如同李白求得了这张瀑布图,已是十分得意,‘何必向天台’呢。她从小身子不好,我也盼着她诗里的草木一般,郁郁葱葱,遂择了诗里的黛字给她。”
贾敬抚须点头。
尤清之在屏风那边一叹:林如海贾敏夫妇对女儿是如此喜爱,取名黛玉,意思是有了这个女儿,没有儿子也心满意足,其中又蕴含了希冀女儿身体康健之意。
可是宝玉却说什么“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等语,辱没了人家父母的一片心意。
贾敬道;“珍儿媳妇说的大夫我也知道,虽则年轻些,可也是有真本领的。来给黛玉看看也好。
那我们就过两天再走吧。”
贾敏露出笑容,又试探问了一句留宿的事,被贾敬拒绝了,不敢再劝,深怕又被贾敬撅回来。
话说完,贾敏重新回到屏风这边,吩咐丫鬟用五色线绳加金线把那珠子串起来,以后日日挂在姑娘脖子上。
丫鬟捧着珠子去了。
众人坐下用饭。
饭后没多久,茶都还没上,贾敬就提出了告辞。
林如海、贾敏没法,只能送他们出门。
临出二门,贾敏等停下脚步,拉着尤清之的手说到:“可记得,明日把那大夫带来,我在家等你。”
尤清之笑着应是,跟着贾敬一起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