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思虑周密的计划

“亭松,这样一算,我们手中也不过才八万大军,可那宁昌侯手中至少会有十五万大军,即使可以占据有利地势天气,怕以少胜多也是有些风险…”

“世子不必担心,亭松正想说,放眼整个南周国,这些地方驻守的王侯将相,我想有一个人,她应该会借兵给我们。”

“何处可借?”

“璟州!”

宁王父子俩听到林阔提起了璟州,只有些惊讶的看向林阔,诚贞世子急忙说道。

“原来你是想去借嘉懿帝姬的兵!可她驻守璟州多年,手中估计有七万大军吧。”

“不,她有十万大军!”

“十万?没有吧。璟州算是我南周国各州驻兵最多的了,比黎州还多些,而其他州府配置不过三万的兵力。璟州之外的数州疆土,十年前因西南军大败,被西越国一直占着。现在西越国统兵镇守的是那位杀伐狠绝的端王殿下,也亏了帝姬这些年统兵有方,调兵有度,端王殿下在边境盘踞多年,愣是一点没敢打过来。可她手中确实也不过七万兵力。”

“别忘了,帝姬她还有一位常年镇守在安南道,被奉为威北大将军的亲舅舅…”

“对啊!还有玉筝将军!他可是帝姬的亲舅舅啊…只要帝姬肯借兵,想来玉将军也会借的。”

“话说回来,曦儿这孩子,我自小看着她长大。行事一向果决利落,雷厉风行,为人又刚正不屈,若她知道我们这也是谋逆造反,怕是她要大义灭亲的。”

“殿下,我倒觉得帝姬会借兵给我们,她一向明理仁德,我想在她看来,你这个皇叔的分量怕是要比她的那个京都的兄弟陛下要高。无妨,此事便交给亭松去做吧。等文先生这两日到了,我便下山,赶往璟州。待我说服帝姬借兵后,黎州这边再动。只要璟州肯借兵八万,便能和安州形成合围之势,到时我们手中至少也有十五万大军,足以和京都搏上一搏了。”

“其实,二郎你之所以要去璟州借兵,应该也是想借嘉懿帝姬在南周国的声势一用吧,好顺便搭上一股东风。毕竟,只要帝姬肯加入我们的阵营,如今这四方州府并无几个可堪重用的硬骨头,到时只需帝姬带兵从他们土地上掠过,我想,他们这些人,为了保命,或许多是要直接惧怕臣服了吧。”

“哈哈…王爷不愧是常年行军打仗之人,亭松在这用兵上所思所想,您随意便能看穿了。”

宁王笑着看着林阔这般周密谨慎推演着返京大计,恍惚间,倒真是看不到一丝京都高门之中,那些放浪形骸的潇洒少年郎的影子了,他成熟,睿智,聪明,谨慎,宛如一个历经沧桑的谋士,宁王突然隐约在他身上看到了曾经那个老成持重的先忠肃公林简的影子。

是啊,他有时看起来,是真的很像他的那位,忠君爱国心系天下苍生的父亲啊!

宁王突然心里有些难过,林阔他这些年到底在那繁华京都是受了多少罪,才变成这般模样?若他父兄在天有灵,看见他这般艰难隐忍,苦心积虑,许是也会很难过吧。

外面不知何时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偶尔随风飘过几滴打在了窗户上,留了下星星点点。宁王突然想起了往事,笑着说道。

“亭松,这些年确实变了许多,成熟了,也老练了。我见过小时候的你,那时你会经常在廊下写字读书,很安静,也耐得住性子,聪慧机警,从不似正则诚贞他们俩那般爱动爱热闹。”

林阔笑了笑,看着一脸慈祥和蔼可亲的宁王殿下,说道。

“殿下,这世间,只要在活着,哪有一成不变的。同样是在一方天地里晒阳光沐雨露,那花花草草也不会长得一样。每个人经历的不同,走过的路不同,看过的风景不同,自然也会变得不一样。”

“可我有时宁愿你们这些孩子永远都不要变,就无忧无虑的活着,娶妻生子,安然快乐度过平和的一生。”

“那些山谷的小鹰,纵然某天它没了老鹰的保护,它还是要自己去经历摔打才能翱翔九天。”

宁王满眼欣赏的看着林阔,点了点头。心中感慨,世人皆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他却想说,生子当如林亭松。

“王爷,眼下京都那边大概还没有人注意到我们,现在已是深秋,很快便要入冬了,一旦入冬,各方力量大概率会选择蛰伏休养,按照以往惯例,他们或许等到开春暖和了才能有所行动。所以接下来的三个月,便是我们可以做好开战准备的最佳时机。只是其中有一个最大的隐患,冬季若是没有足够的余粮,怕是像去年那般,有些地方会爆发灾荒,到时怕会干扰我们的计划…”

“这件事王爷便交给我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