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府朱漆大门紧闭三日。
章越正于书房临帖,忽闻老仆禀报张都知来访。
却来了一位稀客。
那就是张茂则。
张茂则与章越也是相交几十年了,人家是侍奉仁宗皇帝时,章越都还没出生呢。
而章越入朝为官时,人家早就是显赫的大貂珰。
官家登基后,张茂则就侍奉曹,高两位太后。
这么多年了,章越对张茂则永远是客客气气的。
青石阶前,章越望着那顶玄色轿舆。看着张茂则掀帘而出,苍老面容仍似古潭无波。
“建公别来无恙?“
章越笑道:“好,都知身子可好。”
张茂则道:“仍是每食不过粗饭一盏许,浓腻之物绝不向口,故老而安宁。”
“宁少食、无大饱。我为官之初都知这般劝过,我一直记得。我还记得我为仁庙主持第一次经筵时,都知用拂尘为我轻扫拂去阶前残雪的模样,那时我尚忐忑,多亏都知一路提点。”
章越也是借着‘宁少食、无大饱’这一句,来道明自己这一次回朝别无野心。
张茂则道:“三朝老臣罢了。”
章越笑道:“何止三朝,半部大宋秘史都在都知心中了。”
二人同笑,章越与张茂则一并走入大堂。
入坐后,章越问道:“陛下身子较月前如何?”
张茂则想起龙床上日渐消瘦的天子。片刻后摇了摇头。
张茂则道:“皇太后差遣咱家来是听一听章公的意见,现在已是接近六月,朝廷防秋之事乃重中之重。”
“去年永乐城之败后,辽国又狮子大开口要朝廷索要七十万岁币,国家打了这么多年战,似比以往更难了。”
章越道:“难?本朝是难,但党项不难吗?辽国亦难。”
“若不改制,若不变法,朝廷比今日更难十倍。”
“不能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啊。”
张茂则道:“实不相瞒,太后最喜欢仁庙的嘉祐之治。天下无事,圣主在朝。章公可知你这一次进京,太后准备了两份诏书?”
章越道:“不知。”
张茂则道:“按照道理,眼下陛下病重,朝廷要章公来主持国事更稳妥一些。但章公若继续固执下去,京师也难处。”
章越道:“天下之大,我何处不可去。”
“只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在我眼底最重要的是太子。”
这些年天子提拔起来的官员都是支持新法的,所以太后要通过废除新法,来确认自己的权力。
同时太后本人也是反对新法的。
要对抗皇权并无办法,所以章惇想出了皇后与太后权同听政的办法。
用来对抗皇权。
不过两宫并听,纯粹是一个笑话,被高太后轻而易举地压下,章惇惨败,甚至上疏的张商英喜提流放岭南。
但是还有一个办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
就是太子提前亲政,提前接位。
也就是皇太子在手,韩忠彦,蔡卞,程颐三人都是皇太子的讲师。
韩忠彦是韩琦的儿子,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程颐是太学的直讲。
官家早有预料给皇太子布置下的师佐阵容可谓强大。
章越的套路一如既往,先是立太子,如今是抬太子,来分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