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张重辉的主意:除非皇上死了!

……

这些年以来,大明朝几乎年年都在打仗。

好不容易解决完了宁夏的哱拜之乱,朝鲜那边又要打仗了。

如今,朝鲜那边正打得热火朝天,大明朝的内部也不安生。

一位名叫杨应龙的苗疆土司,造反了!

杨应龙是世袭的播州宣慰司使,自洪武五年起,杨氏家族便世代承统于此,至今已历经二十九代了。

此人不是什么善茬,早在万历十七年时,杨应龙就已经开始,公开与朝廷作对了。

可当时的朝廷对于杨应龙作乱一事,并没有多大重视。

毕竟土司作乱这种事情,对大明朝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而杨应龙也是个狡猾之人,一面向朝廷佯称,他会出人出钱以抵罪赎罪,令一面却又出尔反尔,引苗兵攻进四川,贵州,湖广多地城镇,奸淫掳掠,行反叛之举!

杨应龙老这么乱搞,朝廷当然不允许,故而在万历二十一年时,朝廷当即下令,兵分三路围剿叛贼杨应龙!

也不知道是朝廷军队太过拉跨,还是指挥将领本事不行的原因,此次围剿,明军居然被对方采用‘声东击西’计,以‘佯令约降’为幌子,打了个猝不及防!

那一战,明军一路大败,死伤大半!

素来勇猛的大明天军就这么被一群土兵给打败了,朝廷得知此消息后自然大受震惊!

由于当时,朝鲜战役正在打得火热,朝廷腾不出人手来‘好好’的收拾收拾杨应龙!

故而,朝廷选择了‘暂时’放弃平剿叛军,转而改为了先招抚杨应龙。

杨应龙也担心朝廷大军认真起来收拾他,故而面对朝廷的招抚,他见好就收,并向朝廷立誓保证,如果他能够得到赦免,必定竭尽全力,为大明朝保境安民,绝对不会再为非作乱!

朝廷见杨应龙的认罪态度积极,又秉持着对西南土司一贯的宽宥之策,最后只决定免去杨应龙的的土司之职,并‘输四万金助采木’。

杨应龙本就不想负责任,之所以同意朝廷的招抚,更多的也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一听朝廷要撤去他的土司之职,怎么可能甘心?

杨应龙本就不甘心,偏偏他的次子杨可栋在做朝廷人质的时候,突然死了!

亲生儿子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朝廷的手里,这下子,杨应龙是彻底跟朝廷撕破脸皮了!

于是乎,他于万历二十四年时,正式公开表示——起兵反明!

杨应龙这回是真的造反了,跟哱拜当年一样。

可由于大明朝这几年以来,一直专注于抗倭援朝一战,故而对于播州杨应龙作乱一事,一直也就处于搁置状态,暂时腾不出手来收拾。

这也就导致了杨应龙愈发嚣张放肆,如今,更是都已经攻掠到了江津、南川、合江,湖广等多地区!

杨应龙不安生,朝廷早晚收拾他,这是必然的。

然而,此时杨应龙给大明朝造成的内部困扰,也是极大的。

这些事情已经让于慎行很头疼了,偏偏,还有更令他头疼的事,即将发生!

……

时间一晃,时至八月,金桂飘香之时。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

当上了阁老的于慎行天天都在头疼之中,即将面临入阁以来第一个坎的他,早就已经忘记年少中举时的桂花有多香了。

而张重辉却是极为欢喜,因为皇天不负有心人,日夜苦读的张允修居然不负期望,一次便中举了!

本就身有荫官的张允修,就这么轻而易举的中了举人,成为堂堂正正的举人老爷了。

万历皇帝朱翊钧在得知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被惊呆了……

“什么?张五郎才读几年书?这就……中举了?”

朱翊钧整个震惊,毕竟这世上多得是寒窗苦读数十年,还只是个秀才的读书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那个明明十二岁时就已经能够中举,却是被好心的湖广巡抚阻挠而落榜,以至于拖到十五岁才中举的那个‘神童’了还是为何,朱翊钧很快就不那么震惊了。

“神童啊……难道神童的儿子也是神童嘛……”

朱翊钧双目无神地喃喃着,半晌后,他让人找来了张允修的秋闱试卷。

这不看还好,一看,朱翊钧的心情越发复杂了起来。

恰巧此时,素来说话不怎么讨皇帝喜欢的田义又在一旁。

而神思复杂的朱翊钧只自顾自地想起,并念叨道:

“王充在《论衡》里说,凤凰、麒麟生有种类,若龟、龙有种类矣:龟固生龟,龙固生龙。的确如此啊……”

田义只当皇帝陛下随口一念而已,毕竟读书人总喜欢时不时就念叨那么几句莫名其妙的话。

于是乎,田义附和道:“是啊皇爷,这便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朱翊钧看了田义一眼,难得地笑了一下,却是苦笑。

老鼠的儿子会不会打洞,他这个皇帝不知道,他只知道当年张居正教他时……

……

“张先生,凤凰、麒麟生有种类,若龟、龙有种类矣:龟固生龟,龙固生龙。这是什么意思啊?是说万物自从出生开始,一切便已经注定好了吗?”

“陛下,臣以为,这虽然是在比喻什么样的父母生出什么样的儿子,但更是在比喻什么样的师父,会教出什么样的弟子。”

“什么样的师父,教出什么样的弟子……所以张先生,我以后会像你一样吗?”

“这……或许会吧。”

“那万一不会呢?”

张居正没有回答,朱翊钧现在却是已经有了答案。

不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