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知道,那些人,本就不是真的为自己好,那自己又何必把他们放在心上呢?
人生中的大部分烦恼,都源自于内心深处的在意。
因为在意,牵肠挂肚,因为在意,倍感孤独,因为在意,失落痛苦。
在意是一个人的软肋。
《牧民忠告》里写:“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它告诉我们,不能用衡量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我们只能要求自己没有资格要求别人。
真正强大的人,从来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的生活和别人的喜怒哀乐,都是别人的,它决定不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人总是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才会恍然大悟:期待越多失望越多,想得太多只会让自己难过。
无论烦恼有多少,只要看开了看淡了,它自然会烟消云散。
马斯洛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改变是一连串的动作,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由细节牵动的。
人生在世能够做到为自己而活,就是最大的成功。
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愁情,只要不让它上心头,它就无法上眉头。
生活本就很累,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去浪费精力,去同那些令自己感到不开心的人和事较劲。
做人一定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远离让你不开心的人,放下让你纠结的事。
类最普遍的弱点就是习惯于敞开心扉接受他人的消极影响。
情商高的人能感知他人的情绪和心理,准确理解他人的想法,从而有效与人沟通、交往。他们善于换位思考,同理心很强,任何时候都能善解人意。但是,习惯进入他人的情绪世界,难免会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无端生出各种烦恼。
同理心是通过感知和想象他人的情绪状态,体验他人的感受或在特定情境中会有什么感受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同理心是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移情能力。显然,同理心强的人能充分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情感。
然而,过于在乎他人的感受,而忽视了边界,就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以至失去了自我。对一个情绪控制能力差的人来说,同理心太强不一定是好事。
研究表明,“同理心”包括认知同理和情感同理。其中,“认知同理”是指准确地感知、理解和预测他人情绪的能力,也就是推断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情感同理”是指分享他人情绪的能力,以及对双方感受进行区分、比较的能力。
同理心强的人情感丰富、观察敏锐,能在第一时间感知他人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也会在无形中让自己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但是,这种情绪体验如果是消极的、不良的,而当事人无法及时从中抽身,那么时间久了就会反受其害。
人这一生真正应该在意的人,是那个能够长久陪伴自己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慢慢发现,我们永远都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在不同人的眼里,你应该有不同的模样,但你只有一个自己分身乏术,既然照顾不了所有人的感受,不如干脆做自己。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它们不该被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人和事上。
其实我们这一生并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念念不忘。长久地纠结在从前的情绪中,一不小心就没了未来。
人生没有必要追求太多,守好眼下的岁月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什么人是忘不了的,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有些人见过就好,有些事发生过也就罢了。
有些事物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态度。
心理学上有个“不值得定律”,意思是要理性对待心里那把尺子,认清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尽力把值得的事做好;反之,没必要在不值得的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